[实用新型]海绵体生态驳岸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4017.8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森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隆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生态 驳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驳岸,特别涉及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的“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换句话说,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
河、湖、池塘等水系,在城市缓解内涝、缓解热岛效应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大多数河、湖、池塘等水系的河岸会建设驳岸,用于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并保护园林中水体的设施。但是,现有的驳岸一般为钢筋混凝土驳岸或块石浆砌驳岸,这样的驳岸对水系中的生态环境和岸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隔绝,这样的隔绝不利于保持水系和岸边地下水的水压平衡,即当驳岸背离水体的一面由于水的浸透,对驳岸形成朝向水体的横向水平推动,尤其是在降雨的情况下,该横向水平推动会更大,会对驳岸形成破坏。此外,由于现有的驳岸直接使用混凝土或块石,因此,也不能对水系产生缓冲及净化。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由于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特殊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快速地发展,随之而来的,园林废弃物如枯枝落叶、树枝修剪物、草坪修剪物、杂草、种子和残花等的量越来越大,园林废弃物成为继城市生活垃圾后又一大城市废弃物。以往通常把枯枝落叶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基本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这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带来资源的浪费,更使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城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另外,农业上的稻壳、秸秆等废弃物的处理,通常以焚烧方式处理,不但没有被有效利用,反而造成空气污染。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69155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该实用新型用基础材料为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吸水性砖块砌成海绵体生态驳岸的主体,增加驳岸透水性的同时处理园林废弃物。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在园林废弃物降解前,该海绵体生态驳岸主体的透水性相比较园林废弃物完全降解后要差很多,透水性无法达到维持水系和地下水水压平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园林废弃物降解以前也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海绵体生态驳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包括顶部件、主体和底部件,所述主体包括多块堆叠的吸水性砖块,所述吸水性砖块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所述吸水性砖块之间设有填有沙子的编织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部件支撑驳岸的其他部分,主体保护河岸,顶部件下压固定主体及防止主体向上扩张。主体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吸水性砖块和填有沙子的编织袋堆叠而成。填有沙子的编织袋能够阻止泥土流失,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园林废弃物降解之前,主要通过填有沙子的编织袋透水;园林废弃物降解之后,两者一同起到透水的作用,透水性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性砖块上端面设有与面水侧平行的卡条,所述卡条与吸水性砖块一体成型,所述吸水性砖块下端面设有能嵌入卡条的卡槽,所述吸水性砖块之间设置的编织袋有两条,两条所述编织袋分别位于卡条的左右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面水侧平行的卡条卡入上方砖块的卡槽中,形成自锁,来抵抗背水侧对吸水性砖块的横向水平推力,驳岸不容易被破坏。卡条的两侧都设有编织袋,能使得吸水性砖块在堆叠时两侧都能因设有编织袋能够使两侧的水都能够轻易浸透进编织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设有多个连通卡条两侧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条上设置连通卡条两侧的通孔,使得两侧的水渗透进编织袋之后可以通过通孔到达另一侧,实现卡条两侧的水能相互流通。防止在设置卡条之后,影响驳岸整体的透水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设有支撑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水性砖块是堆叠而成的,所以上方的砖块可能对下方的砖块造成挤压,挤压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卡条上的通孔损坏,因此在通孔内部设置支撑条来支撑通孔,减小通孔损毁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的顶部与卡槽的底部抵接,所述卡槽内两侧设有与卡条配合形成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隆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隆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防浪混凝土连续墙
- 下一篇:一种不加筋的现浇生态混凝土挡墙/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