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失电情况下的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4365.5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琼;蒋振钢;邓成玲;王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3/02;H04M11/06;H04N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任葵,彭家恩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失电 情况 现场 应急 通信 指挥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失电情况下的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生地震、洪灾、火灾、爆炸及电站发生事故时全失电情况下,移动通信、对讲机等通信工具因设备失电无法使用时,能满足应急部门快速指挥应急组织展开现场抢险救灾活动,且安装、拆除方便。特别是发生重大事故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应急指挥部门能及时有效的指挥下级应急组织快速展开抢险救灾活动,对减少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降低事故影响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多洪灾、快速发展核电站的国家。有些场所安装电话存在很多困难,实施难度大、时间成本高,因此较难实现,并且安装大量固定电话也不经济。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事故现场环境因素。核电站等厂房建筑结构复杂,对电磁信号屏蔽性较强,增加了无线信号覆盖的难度,而且核电站内存在大量的核安全相关设备,其对电磁信号的抗干扰性能未经过可靠的验证,无线通信信号有可能对其造成干扰,因此实施起来存在风险。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发明了一种可随便移动、无需交流电、无需交换设备,且是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在重大事故现场需要时进行快速响应行动的临时部署,以大亚湾核电站为例,30分钟可完成部署,进行即时应急通信指挥,最大通信距离26千米,在不需要时又能快速方便的拆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需语音交换设备,无需交流电源,可以移动,快速安装,实现应急部门和各应急组织,在发生地震、洪灾、火灾、爆炸及电站发生事故时现场全失电情况下,满足应急部门快速指挥应急组织展开现场抢险救灾活动,且安装、拆除方便,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无影响的全失电情况下的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全失电情况下的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包括语音终端、连接导线和接线箱;所述语音终端为一个软件集成的对讲电话机、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特定的语音终端或者多个语音终端组成的群组,按下按键即可呼叫对应语音终端;所述接线箱内以并联方式焊接有至少两个插孔,所述语音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接线箱连通;所述语音终端通过所述接线箱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语音终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箱内以并联方式焊接有至少两个RJ11插孔,所述连接导线端点使用RJ11插头压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线为3铜4钢软线。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终端为自带锂电池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语音终端同时连接1至15个特定的语音终端或者多个语音终端组成的群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方便:该有线应急指挥系统能满足任何全无电场所发生灾难时救援活动对通信的需要,可随时移动,便于部署,便于拆卸。
2.在发生地震、洪灾、火灾、爆炸及电站发生事故时全无电情况下,满足应急部门快速指挥应急组织展开现场抢险救灾活动,且使用方便,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无影响。
3.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通话。
4.在允许的范围内,可随时随地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