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4507.8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宏宇;叶洪岩;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孔隙 地热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
背景技术
砂岩孔隙型热储回灌被称为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现有的砂岩孔隙型热储回灌项目中,由于地层孔隙度及渗透率较低,即使将地热水过滤到3-5um,在短时间回灌后仍会出现回灌井堵塞,回灌量急剧下降的情况。现有技术的地热回灌中,由于是将泵管作为回灌通道,将地热水输送到回灌井内,一旦地层发生堵塞,只能将泵管提上来后,将电潜泵下入回灌井中进行回扬洗井。待洗井过程结束后,再将泵管下入回灌井内进行回灌。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需要停止回灌操作导致排放掉较多的地热资源,而且还会降低电潜泵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扬洗井时需要提管下泵导致延长回扬洗井时间,进而浪费地热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适于砂岩型地热回灌井中,所述回灌井中设置有井管和设置在该井管中的泵管,所述井管与所述泵管之间设置有宽度为第一预设距离的间隙;
所述地热回灌装置包括密闭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回扬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密闭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和所述回扬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密闭单元固定在所述回灌井的井口处,用于密封所述回灌井;
所述监测单元固定在所述井管和所述泵管中以及所述回灌井底部,用于实时获取地热水的压力、温度、液位和/或流量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测单元获取的地热水的压力、温度、液位和/或流量速度判断所述地热水各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生成回扬控制命令;
所述回扬单元设置在所述回灌井井底,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回扬控制命令时利用所述间隙为回灌通道进行回扬洗井操作。
可选地,所述地热回灌装置包括输水单元,所述输水单元的输水管设置在井口处,用于将所述回灌井中注入地热水以及在所述回扬单元进行回扬洗井操作时停止向所述回灌井中注入地热水。
可选地,所述密闭单元为井口防喷器。
可选地,所述监测单元为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温度计和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回扬单元为电潜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井管和所述泵管中地热水流量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以及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PLC、单片机、ARM和DSP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井管与泵管之间设置间隙,由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回灌井内地热水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地热水的压力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以及流量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时,生成回扬控制命令发送给回扬单元;回扬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回扬控制命令,对回灌井进行回扬洗井操作。与现有技术中回扬洗井过程中需要取出泵管再下入电潜泵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井管和泵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回扬通道,无需取出泵管以及下入和取出电潜泵,从而可以缩短回扬洗井的时间,降低地热资源的浪费程度并且不会影响电潜泵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的实际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岩孔隙型地热回灌装置,适于砂岩型地热回灌井中,所述回灌井中设置有井管和设置在该井管中的泵管,所述井管与所述泵管之间设置有宽度为第一预设距离的间隙;
所述地热回灌装置包括密闭单元M4、监测单元M1、控制单元M2和回扬单元M3。控制单元M1分别与密闭单元M4、监测单元M1和回扬单元M3通信连接。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