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4529.4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巫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光面 注塑 成型 模具 | ||
1.一种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模、第一动模、第一顶出机构、第二定模、第二动模和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动模位于第一定模的左侧,所述第一定模上设有第一型腔,且第一型腔内设有多个穿孔针;所述第一动模上对应穿孔针的部位设有多个与穿孔针匹配的导套,所述第一定模与第一动模合模,穿孔针嵌入相应的导套内,光面注塑半成品成型于第一型腔内;所述第一顶出机构贯穿第一定模,位于第一型腔的下部,并将成型于第一型腔内的光面注塑半成品顶出;所述第二动模位于第二定模的左侧,且所述第二动模上设有第三型腔,光面注塑半成品预先固定在第三型腔内,所述第二定模上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动模与第二定模合模,包胶注塑品成型于第二型腔内;所述第二顶出机构贯穿第二定模,位于第二型腔的下部,并将成型于第二型腔内的包胶注塑品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第一推块和第一油缸;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下部,并与光面注塑半成品抵接;所述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第一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块的下表面与第一油缸固定连接;第一油缸带动第一推块向上移动,第一推块带动第一顶针向上运动,第一顶针将成型于第一型腔内的光面注塑半成品顶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还包括第二顶针、第二推块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位于第二型腔下部,并与包胶注塑品抵接;所述第二顶针的另一端与第二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块的下表面与第二油缸固定连接;第二油缸带动第二推块向上移动,第二推块带动第二顶针向上运动,第二顶针将成型于第二型腔内的包胶注塑品顶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模机构,所述第一开模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动模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运动,第一动模与第一定模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模机构,所述第二开模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动模上且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运动,第二动模与第二定模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模上还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型腔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动模上,且吸附孔贯第二动模与第三型腔;所述设置在第二动模上的吸附孔的一端与真空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包括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型腔的上侧,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动模的上侧,且第一吸附孔贯穿第二动模和第三型腔,所述设置在第二动模上侧上的第一吸附孔的一端与第一真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型腔的下侧,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动模的下侧,且第二吸附孔贯穿第二动模和第三型腔,所述设置在第二动模下侧上的第二吸附孔的一端与第二真空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5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机用塑胶粉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