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5024.X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6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品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标识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是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新能源产业,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倍率放电、大容量、对环境无污染等特性,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青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从而能够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电池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应用中已经代替了传统电池,而更加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中试用,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
目前在制造蓄电池时,需要对蓄电池上进行焊接标识的工作,以便后续工作时了解蓄电池的制造来源。目前对蓄电池进行焊接标识时,通常是人工焊接,即手持装有标识焊头的焊枪对蓄电池进行焊接,但是人工进行焊接时容易发生焊接不清楚的问题,造成标识不清晰,并且焊接位置需要人为确定,容易出现焊接位置不一致,影响产品的外观,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标识焊接中存在的不足,影响电池的生产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设计新颖,能够方便将标识焊接在锂电池表面,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包括防护罩壳,防护罩壳内部为中空结构,防护罩壳的顶部设置为锂电池的固定结构,防护罩壳的底部设置为锂电池标识的焊接结构,固定结构包含连接升降气缸主动轴的接头杆,接头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杆,接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通过安装在梁杆表面的转动轴连接夹具,夹具的中心处固定有盛装锂电池卡盘的固定立柱,焊接结构包含有支撑座顶部滑槽内设置的加热焊接杆,加热焊接杆的顶部设置为标识焊接块,加热焊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棒。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座的底部的滚动轮衔接移动导轨,移动导轨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件。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和焊接结构均衔接电控箱,电控箱的表面安装有操作按钮。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立杆和锂电池卡盘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接收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的锂电池卡盘的内部设置有锁紧锂电池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焊接杆的一侧设置有位置接收器,加热焊接杆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翻转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夹持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夹持,而且通过连杆可以自由的升降,设置加热焊接杆和标识焊接块对蓄电池进行标识焊接,避免人工焊接不清晰及位置不一致的问题,利于电池的生产制造,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护罩壳,110-升降气缸,120-接头杆,130-第一连杆,140-第二连杆,150-梁杆,160-夹具,170-固定立柱,180-接收感应器,190-锂电池卡盘,200-加热焊接杆,210-标识焊接块,220-移动导轨,230-操作按钮,24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锂电池标识焊接装置,包括防护罩壳100,防护罩壳100内部为中空结构,防护罩壳100的顶部设置为锂电池的固定结构,防护罩壳100的底部设置为锂电池标识的焊接结构,固定结构包含连接升降气缸110主动轴的接头杆120,接头杆12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杆130,接头杆12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140,第一连杆130和第二连杆140分别通过安装在梁杆150表面的转动轴连接夹具160,夹具160的中心处固定有盛装锂电池卡盘190的固定立柱170,焊接结构包含有支撑座240顶部滑槽内设置的加热焊接杆200,加热焊接杆200的顶部设置为标识焊接块210,加热焊接杆200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品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品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5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汇流条热风焊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料连接冷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