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丝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5690.3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3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同 |
主分类号: | B25B15/00 | 分类号: | B25B15/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工具,尤其指一种螺丝起子,特别指的是一种具有挂钩的螺丝起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文创产业盛行,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自己设计、制作各种生活用品或着装饰品。而就算不是自己设计及制作,购买散装家具回家自行组装,也为目前的一种风潮。对于这些非专业人士,其所拥有的工具不外乎一把螺丝起子及一把钳子,顶多再加上一支扳手。在仅有几样工具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准备工具箱等专门放置工具有容器。而对于没有习惯随手将工具摆放回原位的人而言,便容易发生找不到工具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工具到一半被打断,例如组装家具半途休息,常会因为随手将工具乱放,便会存在回来要继续组装时还要费一番工夫找工具的麻烦。
另外,由于现有的螺丝起子,其在携带时只能拿出手中或者放于背包里,在一些情况下,无论将工具拿于手中或者额外携带一个背包都会影响工人的操作,例如在需要双手攀爬的地方使用时,将工具拿于手中或者携带背包都会带来不便,甚至会影响工人的操作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其后部具有挂钩的一种螺丝起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丝起子,包括有手柄,该手柄的前端固定有起子,手柄的后端开设有一长槽,该长槽贯穿所述手柄的后端的一侧,手柄的后端铰接有一挂钩,挂钩向内转动后能够收藏于所述长槽内;挂钩上设置有座部和与所述座部连成一体的钩部,钩部与所述座部之间形成有开口,开口位置设置一止挡件,该止挡件与所述座部相配合。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挂钩的座部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孔内装配有一转轴,挂钩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手柄的后端相铰接。
上述的转轴孔为腰形孔,转轴与所述座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装配在开设于所述座部上的容置槽内。
上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上述的转轴上径向凹进形成一卡掣槽,转轴孔内径向凸出形成有一与所述卡掣槽相适配的卡掣块。
上述的止挡件由一金属线弯折而成,座部上设置二个与所述止挡件相适配的装配孔,止挡件的一端装配于其中一个装配孔中,其另一端装配于另一个装配孔中。
上述的挂钩上设置有开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丝起子,其手柄的后端开设有一长槽,该长槽用于收藏铰接于手柄后端的挂钩,挂钩收起时收藏于长槽内,结构简单、紧凑,当挂钩打开时,可以利用该挂钩将螺丝起子挂于腰间,这样大大方便了螺丝起子的携带,在工作间歇,还可以利用该挂钩将螺丝起子挂于一旁,避免了随手乱放而造成忘记摆放位置的情况。
转轴上径向凹进形成一卡掣槽,转轴孔内径向凸出形成有一与所述卡掣槽相适配的卡掣块,通过卡掣槽和卡掣块的配合,能够达到锁定挂钩位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钩另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挂钩收起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挂钩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止挡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止挡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手柄10、前端11、后端12、长槽13、转轴14、卡掣槽141、起子20、挂钩30、座部31、转轴孔311、容置槽3111、卡掣块3112、弹性件312、装配孔313、钩部32、开瓶器320、止挡件33。
如图1和图8所示,
一种螺丝起子,包括有手柄10,该手柄10的前端11固定有起子20,手柄10的后端12开设有一长槽13,该长槽13贯穿所述手柄10的后端12的一侧,手柄10的后端12铰接有一挂钩30,挂钩30向内转动后能够收藏于所述长槽13内;挂钩30上设置有座部31和与所述座部31连成一体的钩部32,钩部32与所述座部31之间形成有开口,开口位置设置一止挡件33,该止挡件33与所述座部31相配合。
实施例中,挂钩30的座部31上设置有转轴孔311,转轴孔311内装配有一转轴14,挂钩30通过所述转轴14与所述手柄10的后端12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同,未经陈瑞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5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