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5901.3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华;胡芳;陈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伟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陈介雨 |
地址: | 4102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下水 管道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下水管道大多采用人工掏挖或人工配合吸污车进行,工作环境恶劣,空间狭窄,如遇突发情况无法及时避让,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吸污车无固液分离功能,吸满一罐需要外运倾倒,工作效率低且造成易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并对清理后的污物进行分类并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吸收下水管道内污物的吸污装置、对吸污装置吸收的污物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装置、对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吸污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罐体、从下水管道内吸收污物的吸污管,所述真空罐体顶端设有通向真空罐体内部的进料弯头,所述吸污管与进料弯头连接。
优选地,真空罐体内设有外壁带孔的孔板箱,所述进料弯头底端通入孔板箱内;所述孔板箱的底端设有粗料排口,并在粗料排口的上方设有粗料螺旋叶片。
优选地,进料弯头上设有进料气动闸阀。
优选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设在真空罐体内的液下排污泵、与液下排污泵出口连接的一级旋流器、进口与一级旋流器溢流管连接的管道排污泵、进口与管道排污泵出口连接的二级旋流器、振动筛;所述振动筛设在一级旋流器与二级旋流器的下方;所述振动筛与立式螺旋机连接,立式螺旋机的出口与存料斗连接。
优选地,二级旋流器的溢流管与污水箱连接。
优选地,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通入市政管道的上游井。
优选地,污水箱的出水口还设有高压泥浆泵,高压泥浆泵的出水口设有两条管路,一条管路与机器人箱体前端的喷头连接,另一条管路连接小卷管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的真空吸污装置与固液分离装置有机结合,实现连续工作及淤泥现场分离,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分离出的固体淤泥由存料斗暂存以待装卸,处理过的污水一部分供给高压冲洗系统,多余的则排会下水管道,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污处理系统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污处理系统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真空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一种市政下水管道吸污处理系统安装在车体上,包括用于吸收下水管道内污物的吸污装置、对吸污装置吸收的污物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装置、对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利用循环装置;所述吸污装置包括真空泵3、真空罐体6、从下水管道内吸收污物的吸污管9,真空罐体6顶端设有通向真空罐体6内部的进料弯头10,吸污管9与进料弯头10连接。
如图3所示,真空罐体6内设有外壁带孔的孔板箱65,所述进料弯头10底端通入孔板箱65内;所述孔板箱65的底端设有粗料排口,并在粗料排口的上方设有粗料螺旋叶片12。进料弯头10上设有进料气动闸阀64。
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设在真空罐体6内的液下排污泵13、与液下排污泵13出口连接的一级旋流器14、进口与一级旋流器14溢流管连接的管道排污泵16、进口与管道排污泵出口连接的二级旋流器17、振动筛15;所述振动筛15设在一级旋流器14与二级旋流器17的下方;所述振动筛15与立式螺旋机18连接,立式螺旋机18的出口与存料斗19连接。
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污水箱66,所述污水箱66的出水口连接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通入市政下水管道的上游井;污水箱的出水口还设有高压泥浆泵20,所述高压泥浆泵20的出水口设有管路通入市政下水管道内。二级旋流器17的溢流管与污水箱66连接。
该吸污处理系统安装在吸污处理车上,车的底盘1自带的全功率取力器通过万向联轴器与变速箱07连接并将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递给小皮带轮8,通过皮带9驱动水环式真空泵3,电磁离合器控制真空泵3启停。水环真空泵03进气口5连接真空罐6,开启真空泵对真空罐06抽气,当达到一定压力开启进料气动闸阀64即可开始吸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伟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伟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5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