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磁助电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5987.X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顺;许名俊;许文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屯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磁助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可以回避磁阻、且增生磁助的双磁助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动机主要利用电磁原理来产生高速旋转,其由可相对运动的一定子与一转子所构成,以圈式电动机为例,其中定子由多个线圈绕制而成,而设于定子中央的转子由一具有多个磁性件的轴杆所构成,通过对线圈的给电,使线圈被磁化,进而与转子的磁性件产生相斥与相吸的磁作用力,从而驱动转子的轴杆高速旋转;
而现有电动机在运作时,采用间歇性给电方式,撷取需要的磁作用力,以驱动该转子,但受到其线圈与磁性件高磁通量及高切割数的影响,在暂停给电的期间,线圈仍然会受到惯性的相对运动下的磁性件的导磁切割,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该电动机需要输入较高的功率,如此将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另者,传统电动机的磁性件、线圈是与运动方向成垂交式结构设计,线圈仅应用到单侧磁性的磁作用力,如此在一相同定数的功率输入下,现有的电动机的磁作用力显然相对不足。
再者,传统的电动机,在磁阻力造成的运动损耗下,运转速率下降,能源转换效果不佳,输出动力效明显降低。
换言之,如能有效回避电动机的磁阻,即可降低动能损耗,以提高能源转换率,而使电动机能以较低的功率来驱动,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如能进一步增生磁助,则可提高其输出的动力,故如何达成前述的功效,为业界所亟待开发。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针对前述现有电动机于运转时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双磁助电动装置,借以克服现有电动机缺失所造成的困扰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全程的磁助推力,并提高运转时的加倍磁助推力,能有效增加输出动力的双磁助电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致导磁体与磁性件磁距缩小,能有效提高磁助作用力的双磁助电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次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步磁作用于前后相邻二磁性件产生磁助作用力,能有效提高顺向磁助力的双磁助电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避磁阻力,以减少动能损耗,从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并可达到节能目的的双磁助电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降低驱动时的输入功率,能减少能源的耗损的双磁助电动装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磁助电动装置,其包含一磁列组、一线圈列组及一感应开关组,该磁列组与该线圈列组可产生相对运动;该磁列组沿运动方向排列至少一第一磁性件及至少一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二磁性件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二磁性件呈运动方向充磁,相邻的第一、二磁性件的磁极呈同极相邻,且相邻的第一、二磁性件或第二、一磁性件间具有一等宽的磁隙;该线圈列组具有至少一同一轴线、且相互间隔的感应件,所述感应件分别具有一导磁体及一绕设于该导磁体两端的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第一、二线圈的长度相等且绕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二线圈同时连接于一可正向给电或逆向给电的电源,所述第一、二线圈长度小于第一、二磁性件的长度,所述导磁体长度为任一磁性件长度加上相邻磁隙宽度及任一线圈伸入另一磁性件的长度;该感应开关组包含设于磁列组的至少二给电检知器、至少二断电检知器及设于线圈列组的至少一导通感应器与至少一切断感应器,所述给电检知器分设于所述第一、二磁性件中依运动方向相对进入所述感应件的磁极端面,所述断电检知器分设于所述第一、二磁性件中依运动方向相对离开所述感应件的磁极端面,该感应开关组的导通感应器与切断感应器设于所述感应件的导磁体中相对离开磁列组的第一线圈,导通感应器设于该第一线圈相对运动方向离开该磁列组的端部,切断感应器设于该第一线圈相对运动方向进入该磁列组的端部。
进一步,该线圈列组的感应件的第一、二线圈长度大于等于四分之一第一、二磁性件的长度、且小于等于四分之三第一、二磁性件的长度。
进一步,该线圈列组的感应件的第一、二线圈长度等于四分之二第一、二磁性件的长度,而导磁体与第一、二磁性件、磁隙及第一、二线圈的长度比为2:1:0.5:0.5。
进一步,该线圈列组的感应件的导磁体于第一、二线圈间的中段形成一与线圈同径的扩大段,两端的第一、二线圈贴抵于各导磁体的扩大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5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降温的高低压电器设备
- 下一篇:休闲椅(J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