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395.5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素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冯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1/02 | 分类号: | F16N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西区陈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加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用油液加注及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设备加注润滑脂通常采用旋盖式注储油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进底部杯盖,将润滑脂由注油嘴挤出。该注储油腔必须手工操作注油,不能根据润滑需要连续加注润滑脂。
旋盖式储油腔安装在机械设备的加油孔处,用于手动给机械设备压注润滑脂,注油时,需转动储油腔上的旋盖才能将储油腔内的油脂压入机械设备内,旋盖外表面常常会沾上油脂,因而用手转动尺寸较大的旋盖时容易打滑。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旋盖式储油腔外形结构国语庞大或辅助,同时,对油液在加注时的孔至也不方便。
其次,在通常的旋盖式储油腔中,不具备密封油液的功能。因此,造成了储油腔内油液的滴落。不仅造成了油液的极大的浪费,更在于滴落的油液不容易清理,从而影响了环境的卫生。最后,其也是储油腔外壁沾上油脂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人话油的加注是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包括盖体和杯体,所述盖体活动的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油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压油板,并可在杯体内随盖体上下运动;压油板的直径与杯体的内径相同;所述杯体的底部包括出油缩口;所述出油缩口上还固定的接有输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包括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外径设置有螺纹;所述盖体还包括旋盖,所述旋盖的内壁也设置有螺纹,所述杯体和旋盖通过螺纹以螺旋的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旋盖的外壁还设置有旋盖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缩口的外径设置有螺纹,所述输油管外径的顶部设置有与出油缩口相同的螺纹,所述出油缩口和输油管通过活动螺钉以及出油缩口和输油管上的螺纹固定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管内包括进油缩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缩口和出油口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和进油缩口之间还设置有阻油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顶部向下竖直的设置有穿过储油腔的挤压柱,所述压油板固定的设置在挤压柱的底部,压油板与挤压柱同轴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穿过挤压柱的部位的圆周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油板的圆周上还设置有密封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通过将盖体和杯体之间采用了螺纹连接,在杯体内设置了固定在盖体的相对位置的压油板,从而在通过调整盖体时完成加油的工作,该加油方式省时省力;同时,为了方便储油腔的加注,在杯体的出油缩口部位还设置了伸出的输油管,从而使储油腔可以伸入被加油的物体或将圆弧型的出油口对准被加油的物体,从而避免油液的泄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耗,避免了加油时由于泄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在杯体和挤压柱间、压油板和杯体间分别设有密封圈,进一步防止了杯体内的油液的泄露,降低了损耗,避免了加油时由于泄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输油管上,还设置了用于防止油液泄露的阻油球阀,阻油球阀在盖体压注油液时能够克服弹力将油液输出,从而即保证了储油腔的密封性又能够使油液的加注工作更加的方便和清洁,避免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2-杯体,3-输油管,4-固定块,5-挤压柱,6-压油板,
7-活动螺钉,9-旋盖,10-储油腔,11-缩口,12-螺纹,
13-出油缩口,14-旋盖把手,15-密封槽,16-进油口,17-进油缩口,
18-阻油阀球,19-定位口,20-弹簧,21-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冯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冯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尘爆炸火焰的传播行为观测实验系统
- 下一篇:叶片流体泵、内转子以及叶片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