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车载IC卡收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540.X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豪;李响;李文聪;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0 | 分类号: | G06Q20/30;G06Q20/3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车载 ic 收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费的装置或设备,进一步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IC卡收费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IC卡装置已经非常普遍,但由于支付的单一性等特点,造成乘客出行支付的繁琐,虽然目前有可以支持移动终端支付的方式,但是对终端的要求较高,要求终端必须具有NFC功能,二维码支付则对移动终端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同时支持传统的IC卡支付、NFC支付和移动终端二维码支付的车载IC卡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支持二维码支付的多功能车载IC卡收费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多功能车载IC卡收费装置,包括:收费主机1、与收费主机背部连接的固定装置2,位于收费主机内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非接触RFID射频模块、SIM卡模块、按键显示模块、语音模块、CAN总线电路、RS485总线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全网通4G通信模块、FLASH存储;还包括:
二维码识别模块;
位于收费主机前部的凸台,所述凸台包含一个第一斜面103、第二斜面104;所述第一斜面从收费主机前部开始斜向下倾斜,第一斜面内置非接触RFID射频模块,用于IC卡刷卡;所述第二斜面从收费主机前部开始斜向上倾斜,第二斜面内置二维码识别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非接触RFID射频模块支持NFC支付功能,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为90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一,还包括一个LCD单色显示屏和指示灯及透明窗口102,该显示屏正好位于透明窗口处,指示灯可实现红色和绿色两种显示。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二,还包括一个用于数据采集的红外通信模块。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三,还包括一个连接在收费主机上的USB接口101;所述USB接口外有一个滑盖,所述滑盖在无外力作用时处于闭合状态,在外力作用下露出内部的USB接口。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一,收费主机与固定装置二者通过呈正方形分布的固定孔与固定装置配合,实现横杆和竖杆的安装。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二,所述收费主机的背部有用于安装PSAM卡和SIM卡的盖板202。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三,所述收费主机的前面板上装有4个按键,通过按动按键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之四,所述收费主机的后面板装有1个电源开关201,可使收费装置独立开关。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支持二维码支付功能,扩展了车载IC卡收费装置的使用范围。
(二)全网通4G无线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实时、省时、省资源的实现上传、下载数据,在线更新程序。
(三)在优选方案中,二维码识别模块与射频模块呈90度,在使用手机NFC支付或手机二维码支付时有效避免两者相互干扰能;红外传输实现短距离、速度较快等优点实现上传、下载数据,在线更新程序。
(四)在优选方案中,固定装置用于整个产品在公交车上的安装固定,可以避免车辆与设备连接的线缆外露,将产品的电源部件放置在收费主机内部,固定装置与主机通过正方形铁板进行固定,可以方便实现固定装置在公交车上对横杆和竖杆的固定。
(五)在优选方案中,收费主机USB接口滑盖的设计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代表收费主机,2代表固定装置。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收费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代表收费主机上的USB接口,102代表收费主机透明窗口,103代表第一斜面,104代表第二斜面。
图4是收费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02代表收费主机上的PSAM卡盖板,201代表内置电源的开关。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照图1-5,说明本发明在公交车上的实施方式。
多功能车载IC卡收费装置,包括:收费主机1、与收费主机背部连接的固定装置2,位于收费主机内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非接触RFID射频模块、SIM卡模块、按键显示模块、语音模块、CAN总线电路、RS485总线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全网通4G通信模块、FLASH存储;还包括:
二维码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