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965.0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用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用用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环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环支架。这种指环支架既能满足手机支架、车载挂扣的功能又能满足其在磁吸式车载支架上的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办公和娱乐的即时需求,手持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平板电脑—iPad、手持电子书等手持电子设备,当人们长时间使用时,又没有稳定可放置电子设备的平面时,长时间用手握持该类电子设备,尤其是用手部虎口位置长时间用力,会导致手部多处肌肉酸痛、抽筋等不适症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形状结构迥异的指环扣产品,主要用于支撑手持电子设备。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指环扣产品多是只能作为手机支架和车载挂扣的功能,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与磁吸式车载支架配合使用,难以满足更多人群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指环支架功能比较单一,其仅仅只能作为支架不能实现其他功能。随着车主对车载用品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单一功能手机指环因支架不能与磁吸式车载支架配合使用,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指环支架,包括指环扣,其还包括顶盖片、底座和转盘,所述顶盖片与底座相贴合,在底座的侧部安装指环扣,指环扣可绕底座转动,在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转盘卡扣在容纳槽中,底座连同顶盖片、指环扣一体可绕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指环支架还包括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与指环扣配合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指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呈U型,在指环扣U型开口端部内侧各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所述硅胶管。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底座的侧部开设有卡位槽,所述转轴及其套接的硅胶管设置在卡位槽中。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顶盖片通过背胶与底座粘接为一体。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转盘包括转盘顶部和转盘基部,转盘顶部压扣在所述容纳槽中,在容纳槽的周围分布有若干个波柱,所述转盘基部开设有若干个波柱卡位,波柱可插入波柱卡位中。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转盘的转盘基部具有固定所述转盘的可移胶片。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指环扣、顶盖片、底座的表面具有涂层。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指环扣由锌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顶盖片由不锈铁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环支架包括指环扣、顶盖片、底座和转盘,其中指环扣、顶盖片和转盘均安装在底座上。尤其是,在底座侧部开设有卡位槽,在U型指环扣开口端部内侧各设置有一个转轴,转轴上套接硅胶管,使得指环扣可绕底座转动。指环扣可以从底座上拉起而套在手指上,硅胶管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增加指环扣打开、关闭时的手感,并防止指环扣不使用时甩来甩去影响客户体验。
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转盘卡扣在容纳槽中,底座连同顶盖片、指环扣一体可绕转盘转动。在使用时,可用指环扣控制底座的旋转,以调整支架处于最佳的状态,方便支撑电子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可以用手指结合手掌共同支撑起电子设备,而不需要虎口位置特别用力,若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长,还可以不断变换主要用力点,避免手部一个部位长时间用力而产生酸痛等不适症状。
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片由不锈铁材料制成,可以与磁性物质(材料)吸附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环支架能与磁吸式车载支架配合使用,使其既能满足手机支架、车载挂扣的功能又能在磁吸式车载支架上的使用。所述指环支架丰富了其功能,提高了产品的实用度,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环支架的结构爆炸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环支架的结构爆炸二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环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片;2、指环扣;3、转轴;4、底座;5、卡位槽;6、容纳槽;7、转盘;71、转盘顶部;72、转盘基部;8、硅胶管;9、波柱;10、波柱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用用,未经陈用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虫器诱虫光源、高压电网自转导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诱捕杀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