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0671.X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佰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C02F1/5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0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废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导致自然水体不断恶化,水资源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而根据2014年4月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
污水处理通常需添加无机混凝剂、絮凝剂等以增强污水处理效率,所以,污水处理混合反应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201120257933.0公开了一种污水混合器,包括支座、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混合筒内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螺旋片,所述主轴的底端与电机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混合筒的顶端密封且设有污水添加口,所述混合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净化剂进料管道,所述净化剂进料管道环绕在混合筒的内壁上,所述净化剂进料管道的进料口设置在混合筒的口部,所述混合筒的侧壁上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净化剂进料管道的内壁上开有数个圆孔。该装置需电机驱动螺旋片工作,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故障,维护成本高,且该装置污水处理量小,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混合装置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故障,维护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错流弯头、第一扰流板、第二扰流板。
所述第一圆管一端通过错流弯头与第二圆管连接,所述第二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三圆管连接,所述第三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四圆管连接,所述第四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五圆管连接,所述第五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六圆管连接,所述第六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七圆管连接,所述第七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八圆管连接,所述第八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九圆管连接,所述第九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十圆管连接,所述第十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十一圆管连接,所述第十一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十二圆管连接,所述第十二圆管通过错流弯头与第十三圆管一端连接。
所述错流弯头与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连接成非闭合十字回形结构。
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位于错流弯头内部,所述错流弯头为L形圆管;所述第一圆管设有进水阀门,所述第十三圆管设有出水阀门;所述第三圆管、第五圆管和第十一圆管设有加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为直角三角形且其中一条直角边与错流弯头内壁连接,第一扰流板斜边朝向出水侧,第二扰流板斜边朝向入水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斜边为弯曲波浪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斜边和第二扰流板斜边与错流弯头内壁夹角为25°~70°。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斜边和第二扰流板斜边与错流弯头内壁夹角为50°~65°。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通过焊接与错流弯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错流弯头与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错流弯头端口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设有外螺纹与错流弯头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错流弯头材质为碳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为镀锌圆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第四圆管、第五圆管、第六圆管、第七圆管、第八圆管、第九圆管、第十圆管、第十一圆管、第十二圆管、第十三圆管、错流弯头、第一扰流板、第二扰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佰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佰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0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