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及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0701.7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立民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19/1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加热 供暖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及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环保节能舒适是发达国家所追求的采暖方式,加拿大水电资源丰富,主要采用电采暖方式;美国南部主要是以空调采暖,北部大部分地区则采用燃油或者燃气采暖,中部地区主要是以电采暖为主。北欧国家的丹麦、芬兰、瑞典等采暖方式世界领先,主要是以热电联采暖为主。以丹麦为例,几十年来致力于热电联产,其天然气、再生能源及热电联产满足全国四分之三的采暖需求。西欧的国家法国采用电采暖,英国主要采取集中式供热。南欧的意大利、葡萄牙全暖气候温暖,通常采用空调采暖。东欧国家俄罗斯冬季严寒,通常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亚洲的韩国日本与我国气候相似,通常采用地板辐射热采暖方式供暖。
在我国,主要采用市政热力管网、小区内锅炉集中供暖、中央空调系统供暖、地热采暖等供暖方式。现有的电加热技术,电阻丝通电发热,电能转换为热能,热能导入水中,把水加热成热水,热水循环泵辅助循环锅炉和暖气管道里的热水,通过散热器实现采暖目的;电采暖炉工作原理是间歇工作,即当供水温度小于上限温度时电采暖炉处于加热状态,当供水温度到达上限温度时电采暖炉处于停机保温状态。在采暖期最冷的几天,电采暖炉提供的值刚好满足或小于房间需求的热负荷,过高的设置电采暖炉的上限温度值,会造成电采暖炉实际的供水温度很难达到上限温度,这样电采暖炉就会处于24小时加热状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电阻丝加热方式,热点转化率低,一般不超过80%,大量浪费电能。
2.PPTC是Polymeri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PPTC器件即高分子聚合物正温度系数器件,该器件能在电流浪涌过大、温度过高时对电路起保护作用。使用时,将其串接在电路中,在正常情况下,其阻值很小,损耗也很小,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但若有过流(如短路)发生,其温度升高,它的阻值随之急剧升高,达到限制电流的作用,避免损坏电路中的元器件。当故障排除后,PPTC器件的温度自动下降,又恢复到低阻状态,因此PPTC器件又称为可复性保险丝。工作状况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稳定,且价格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及供暖系统,该申请实现了绿色无污染冬季采暖,且产品安全可靠、体积小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包括:壳体、分层隔板、加热内胆、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分层隔板设有孔状结构,多个分层隔板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将壳体分层,所述分层隔板之间固定有加热内胆,加热管置于加热内胆中;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壳体的进水口处,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壳体的出水口处。
进一步地,上述设备,还包括:预热层,置于最底端分层隔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孔状结构设置在分层隔板一侧,相邻两个分层隔板呈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为碳纤维加热管。
进一步地,多个分层隔板平行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所述加热内胆上、下表面与分层隔板之间的距离为4-15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进水管、出水管为金属一体化结构,加热内胆焊接在壳体内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内胆外侧设有加热管插孔。
更进一步地,加热管从设备外部插入加热内胆,不与壳体内部流体直接接触。
更进一步地,上述设备还包括有备用进水管,壳体上设置有相应的备用进水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包括:上述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外置水泵、温感控制器、外置水箱和散热器;水电加热供暖设备、外置水箱和散热器之间两两相连;温感控制器、外置水泵设置在水电加热供暖设备与外置水箱之间的水管上。
优选的,上述供暖系统,还包括:两个阀门,其中一个设置在水电加热供暖设备与散热器之间的供水管上,另一个设置在温感控制器与外置水泵之间的水管上;外置水箱通过回水管分别与水电加热供暖设备、散热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法,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利用新型水电分离的全金属加热结构,扩大了换热面积,相同功率下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效率。单孔循环式内部结构可使水流更为合理、稳定,在更小的体积与更多的加热面接触。从而更充分的利用能源达到最终节省能源的目的。本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立民,未经韩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0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