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铝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3515.9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6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刘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11/16;H01R4/02;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刘洁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铝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目前,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种类越来越多。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及其相关产品领域,接线端子作为重要的连接部件,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汽车的轻量化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也是现在研究的一种方向。线束和接线端子作为电动汽车总成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整车线束的重量也约占整车重量的5%左右,导线作为整车线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选型及发展趋势对线束的轻量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连接器中所用端子均为铜质端子,接铜质电缆,造成整体线束和接线端子成本高,质量重,不轻便。现有的铜接线端子用于连接铝质电缆,存在难以压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轻量化的铜铝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铜铝接线端子,在连接线束时,可以压接或焊接铝质电缆线,组装方便,并且能够降低整体线束的成本和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铝接线端子,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铝接线端子,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公端和母端,公端包括铜公端接触端和铝公端接线端,母端包括铜母端接触端和铝母端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铝接线端子,还可以包括以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铜公端接触端与铝公端接线端焊接。
其中,铜母端接触端与铝母端接线端焊接。
其中,铜公端接触端与铝公端接线端摩擦焊接。
其中,铜母端接触端与铝母端接线端摩擦焊接。
其中,铝公端接线端和铝母端接线端与铝质电缆线压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铜铝接线端子,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和轻量化。在连接线束时,可以压接或焊接铝线,组装方便,并且能够降低整体线束的成本和重量。克服了现有的铜质端子,需与铜质电缆连接,材料成本高(端子本身与所用铜质电缆成本高),铜质电缆的重量重,不轻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铝接线端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铝接线端子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铜铝接线端子,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公端1和母端2,公端1包括铜公端接触端12和铝公端接线端11,母端2包括铜母端接触端22和铝母端接线端21。本实施例中,公端1和母端2的接触端均使用铜,保证了连接端子接触时的导电性能,还具有相应的强度,保证多次插接后不变形,耐摩擦;公端1和母端2的接线端均使用铝,在连接线束时,可以压接或焊接铝质电缆线,组装方便,并且能够降低整体线束和接线端子的成本和重量。克服了现有的铜质端子,需与铜质电缆连接,铜质电缆和铜质端子的重量重,材料成本高、不轻便的缺点。
优选地,铜公端接触端12与铝公端接线端11焊接。铜母端接触端22与铝母端接线端21焊接。铝公端接线端11和铝母端接线端21与铝质电缆线压接或焊接。本实施例中,铜公端接触端与铝公端接线端的焊接方式优选摩擦焊接,铜母端接触端与铝母端接线端的焊接方式优选摩擦焊接。摩擦焊通常由如下四个步骤构成: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2、材料塑性变形;3、热塑性下的锻压力;4、分子间扩散再结晶。摩擦焊相较传统熔焊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整个焊接过程中,待焊金属获得能量升高达到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其熔点,即金属是在热塑性状态下实现的类锻态固相连接。本实施例的铜铝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和轻量化,可广泛用于电流传输适配铝线。铜质电缆的价格大概是铝质电缆的3.5倍,而铝质电缆的重量大概是铜质电缆的40%左右,本实用新型的铜铝接线端子运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及其相关产品领域,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整车重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3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线模组
- 下一篇:控制器的大电流接线端子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