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579.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青岛路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已多样化,其中一重要的功能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而手机中的扬声器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单体的磁路泄漏孔与扬声器腔体BOX均压孔的主要作用都是平衡气压;通过阻尼布方案、加长管道方案和防尘网与泡棉配合的方案,实现了泄露孔或均压孔的压力均衡及阻尼调整;其调整方法主要是基于层流控制的思路;对于流动过程中的湍流影响,并未能加以利用;当扬声器上的泄漏孔小于某一特定尺度,如0.1mm时,扬声器球顶振动推动的空气运动,会在泄露孔或均压孔处产生较大的流动速度,从而在大振幅时产生明显的湍流;湍流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其动量传递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式为:
式中,ηe为湍流粘度系数,与流体本身无关。空气的这种粘性特点在特定设计下可以成为扬声器振动的阻尼,通过适当的结构和流场设计可以有效的调节扬声器的机械品质因素,从而优化扬声器的振动性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其用于解决相关技术扬声器并未能加以利用气压流动过程中的湍流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后腔,所述壳体或/和所述扬声器单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后腔连通的第一泄漏孔,所述第一泄漏孔为具有弯折轨迹的通孔、凹槽或其二者的组合,所述泄露孔一端与所述后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上壁、正对所述上壁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间隔设置的底板、以及自所述上壁边缘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泄漏孔包括开设在所述侧壁上将所述后腔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泄漏孔开设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相结合的接触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泄漏孔自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弯折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与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形成内腔,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盆架卡合,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后腔之间气压的第二泄漏孔,所述第二泄漏孔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盆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接触的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泄漏孔为具有弯折轨迹的凹形槽。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盆架内侧面卡合的磁轭以及收容在所述磁轭朝向所述振动系统一侧的磁铁,所述磁轭边缘与所述磁铁之间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间隙,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与所述间隙对应并贯通所述磁轭的第三泄漏孔,所述第三泄漏孔将所述内腔与所述后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泄漏孔包括错位设置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一端贯穿所述磁轭正对所述振动系统的内表面并连通所述内腔,另一端与所述下部连通,所述下部远离所述上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方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或任意形状的组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有益效果在于:
一、通过在壳体上形成若干个用于调节后腔气压的泄漏孔,且泄漏孔呈弯折轨迹的通孔或凹槽,使在泄漏孔位置处产生阻尼设计所需的空气湍流,从而实现对振动阻尼的控制;
二、泄漏孔的数量为多个,对不同型号的扬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阻尼进行调节,增大或减小某一频率下的振动阻尼,从而实现对整个模组振动性能的优化,有效的控制机械品质因素,降低声学失真;
三、通过多孔分散质量流和空气体积的方式,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扬声器后腔的容积刚度,从而降低腔体对单体性能的影响,降低模组整体的谐振频率F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后腔分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磁轭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