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754.6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教之;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84/18;H04W88/08;H04L12/771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无线 移动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移动基站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完成对生产场所无线通信、人员定位、环境参数监测的数据处理与数据交换。被广泛应用到矿山、郊外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移动基站功能单一、体积大、重量重及功耗大。不利于随身携带和快速架设。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基站,在矿山等特殊场所快速架设多用途无线通信网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实现在矿山等特殊场所快速架设多用途无线通信网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移动基站包括交换底板分别连接无线终端接口板和无线中继板;无线终端接口板与无线中继板建立通信。
所述的交换底板连接有线终端;无线终端接口板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的无线中继板与另一台无线移动基站的无线中继板进行通信联系,构成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的交换底板包括以太网信号通过J1接口,经过网络变压器U1、U2,进入高速信号处理的网络交换机芯片,在信号交换处理后进行信号输出,一路进入无线终端接口板,另一路进入无线中继板。
所述的无线中继板内设有ARM微处理芯片,通过高速信号处理电路,将基站与基站之间联系起来,
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驳接各种应用终端,可实现矿山监测监控,音频、视频漫游通信,人员定位的“三网合一”,可减少矿山网络系统的重复建设,有效节省资金。同时简单易用,轻便易携带,可由救援人员携带至矿井下,短时间内迅速无线自组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无线移动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交换底板;2、无线终端接口板;3、无线中继板;4、无线终端;5、有线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无线基站由交换底板1、ZX95-2.4G无线终端接口板2、ZX95-5.8G无线中继板3组成。有线网络接口信号进入到交换底板1可通过内部系统与其它网络沟通,各无线终端如无线救援手机、无线摄像机、无线读卡器等与无线终端接口板2进行数据通信和信息沟通;各无线基站之间通过ZX95-5.8G无线中继板3进行通信联络。由本实用新型构建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适用于各类煤矿和非煤矿山,它是矿山安全和生产管理及救援的必备系统,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救援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保障。
具体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换底板1分别连接无线终端接口板2和无线中继板3;无线终端接口板2与无线中继板3建立通信。无线中继板3与另一台无线移动基站的无线中继板3进行通信联系,构成无线通信网络。交换底板1连接有线终端5;无线终端接口板2与无线终端4进行通信。
交换底板1包括以太网信号通过接口电路经过网络变压器进入高速信号处理的网络交换机芯片,在信号交换处理后进行信号输出,一路进入无线终端接口板2,另一路进入无线中继板3。无线中继板3内设有ARM微处理芯片,通过高速信号处理电路,将基站与基站之间联系起来,
交换底板1中以太网信号通过J1接口,经过网络变压器U1,U2,进入高速信号处理的网络交换机芯片,在信号交换处理后进行信号输出,一路进入无线终端接口板2,另一路进入无线中继板3,在板级上应用了先进的以太网与串口转换模块,增加了信号处理接口,在串口中的RS232信号与RS485信号进行转接切换,为多路监测监控信号的处理提供了实用的新型技术手段。
具有WIFI性能的无线终端与基站的无线终端接口板2进行信息交换,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通过无线方式进入基站后,可使用有线网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进入主机管理系统,确定无线终端的各项工作指标。无线终端接口板2采用ARM高速32位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处理。无线接收和无线发射为同一模块,安装使用方便。无线双向模块整合了高频键控收发电路的功能,以小体积、低成本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功能。无线双向模块传输速率为1M,具有多个通道可任意设置而互不干扰。可在拥挤的ISM频段中达到稳定可靠的短距离数据传输。工作在全球开放的ISM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未经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EP专用气囊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肝胆胰外科化疗用导药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