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殊分采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5115.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梁嘉懿;李昂斐;邹继龙;李县法;周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分采泵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井下采油设备,特别涉及了一种特殊分采泵。
背景技术
在开采原油过程中,经常遇到双层油上下分布的情况,使用普通抽油泵开采需要下泵两次,而且存在层间干扰,此时双层同时开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性,可以提高采油量,减少层间干扰。
合采泵可以实现两层合采,但是现有的合采泵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加工成本高,检泵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分采泵结构,起到双层油同时开采的效果,提高开采效率,结构简单,经济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连杆,外柱塞,内柱塞,外游动凡尔,上泵筒,外固定凡尔,内游动凡尔,下泵筒,封隔器,内固定凡尔,套管,所述的连杆与外柱塞同心连接,上泵筒与下泵筒通过焊接方式同心连接,下泵筒与封隔器连接,实心连杆与内柱塞同心连接,外柱塞与内柱塞通过实心连杆同心连接,内柱塞底部设有一对偏心外游动凡尔,上泵筒底部设有一对偏心外固定凡尔,套管与封隔器同心连接。
此分采泵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靠性好,经济性好,能达到分采的效果,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连杆、2.外柱塞、3.内柱塞、4.外游动凡尔、5.上泵筒、6.外固定凡尔、7.内游动凡尔、8.下泵筒、9.封隔器、10.内固定凡尔、1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特殊分采泵,包括连杆(1),外柱塞(2),内柱塞(3),外游动凡尔(4),上泵筒(5),外固定凡尔(6),内游动凡尔(7),下泵筒(8),封隔器(9),内固定凡尔(10),套管(11),所述的连杆(1)与外柱塞(2)同心连接,上泵筒(5)与下泵筒(8)通过焊接方式同心连接,下泵筒(8)与封隔器(9)连接,实心连杆(1)与内柱塞(3)同心连接,外柱塞(2)与内柱塞(3)通过实心连杆(1)同心连接,内柱塞(2)底部设有一对偏心外游动凡尔(4),上泵筒(5)底部设有一对偏心外固定凡尔(6),套管(11)与封隔器(9)同心连接。上泵筒(5)直接连接油管,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封隔器(9)将上、下油层封隔开,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之一;外柱塞(2)与内柱塞(3)同心安装,两柱塞围成的体积相等;连杆(1)同时与外柱塞(2)和内柱塞(3)相连,连杆(1)上下运动时,会同时带动外柱塞(2)和内柱塞(3)上、下运动,同时实现两个密封腔容积的变化,从而造成压力的变化,此过程为抽、排油液的基础;上泵筒(5)与下泵筒(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下泵筒(8)设计成“凸”字型,为上油层油液的开采提供进液通道;外柱塞(2)与下泵筒(8)之间有一定间隙,内柱塞(3)与上泵筒(5)之间存在间隙,保证外柱塞(2)能在下泵筒(8)中上下运动,内柱塞(3)能在上泵筒(5)之间上下运动,否则会造卡泵事故;外柱塞(2)和内柱塞(3)顶端有排液口,便于排液。
连杆(1)为实心连杆,连接外柱塞(2)与内柱塞(3),而且连杆(1)与外柱塞(2)和内柱塞(3)同心连接,方便加工。
连杆(1)在上冲程向上运动,同时带动外柱塞(2)和内柱塞(3)向上运动,两柱塞下方的密封腔体积增大,压力降低,此时内固定凡尔(10)和外固定凡尔(6)打开,实现两层油同时抽液;下冲程时,连杆(1)带动外柱塞(2)和内柱塞(3)向下运动,两柱塞下方密封腔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大,外游动凡尔(4)和内游动凡尔(7)同时打开,密封腔中的油液分别进入两柱塞,实现排液。
内柱塞(3)中的油液在下冲程时会排到外柱塞(2)中,在上冲程时会同时通过连杆(1)带动外柱塞(2)向上运动而提升到地面,实现双层油的分采。
本实用新型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探讨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分采泵,能实现双层油同时开采,提高开采效率,避免层间干扰,结构简单,经济性好,工艺性好。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5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蠕动泵
- 下一篇:一种双蒸发器交替除霜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