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渣电炉的炉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6871.6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房鹏;唐治群;谢明生;全青云;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F27D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4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钛渣电弧炉的炉盖。
背景技术
用于钛渣冶炼的电弧炉,是将电极伸入炉内对熔体放电,实现物料加热。现有的用于钛渣冶炼的电弧炉上部均为敞口。在生产过程中,噪音大,且烟雾和热量对外任意放散,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渣电炉的炉盖,可以将电弧炉上部开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钛渣电炉的炉盖,包括圆饼形的炉盖体,所述炉盖体材质为耐火材料,炉盖体设置有四个电极孔、四个烟道孔和加料孔,所述电极孔、加料孔和烟道孔均垂直贯通炉盖体的两个端面,电极孔位于炉盖体端面中部,加料孔和两个烟道孔设置在炉盖体端面电极孔以外的区域,炉盖体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平行于炉盖体的端面在炉盖体内延伸,冷却管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从炉盖体上端面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烟道孔对称分布于四个电极孔两侧,包括两组所述冷却管,每组冷却管分别位于相邻的烟道孔与电极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钛渣电炉的炉盖,可以盖在电弧炉上,电极和物料可以分别从电极孔和加料孔进入炉内,烟气可以从烟道孔流出,可以经烟道集中无害化处理,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钛渣电炉的炉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炉盖体1、电极孔2、加料孔3、烟道孔4、冷却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钛渣电炉的炉盖,包括圆饼形的炉盖体1,所述炉盖体1材质为耐火材料,炉盖体1设置有四个电极孔2、四个烟道孔4和加料孔3,所述电极孔2、加料孔3和烟道孔4均垂直贯通炉盖体1的两个端面,电极孔2位于炉盖体1端面中部,加料孔3和两个烟道孔4设置在炉盖体1端面电极孔2以外的区域,炉盖体1设置有冷却管5,所述冷却管5平行于炉盖体1的端面在炉盖体1内延伸,冷却管5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从炉盖体1上端面伸出。
如图1所示,炉盖体1的形状为圆饼状,其材质为耐火材料,例如为耐火砖砌筑形成或耐火材料烧结成一体。
炉盖体1设置有四个电极孔2、四个烟道孔4和加料孔3,电极孔2、加料孔3和烟道孔4均垂直贯通炉盖体1的两个端面,用于连通电弧炉内外,电极孔2位于炉盖体1端面中部,用于电极伸入炉内发电,加料孔3用于向炉内加入各种辅助原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加料孔3的数量和位置,烟道孔4用于炉内烟雾排出,烟道孔4可以连接排烟管,将烟雾收集后无害化处理再排放。
冷却管5用于炉盖体1冷却,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从炉盖体1上端面伸出,可以接通循环的冷却水系统。冷却管5平行于炉盖体1的端面在炉盖体1内延伸,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弯折或增加数量,增加换热效率。
优选的布局方式可以是所述四个烟道孔4对称分布于四个电极孔2两侧,包括两组所述冷却管5,每组冷却管5分别位于相邻的烟道孔4与电极孔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6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