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棉板喷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514.1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曲辉;金春来;许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04 | 分类号: | B05B1/04;B05B1/14;B05B13/02;B05B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曲鹏,龙洪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棉 板喷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棉板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矿棉板喷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矿棉板具有吸声、不燃、隔热、装饰等优越性能,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吊顶,贴壁的室内装修。矿棉板的常用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矿棉疏松、磨纸打浆、混料搅拌、进恒位槽、放浆上网、成型、进室烘干、出板切割打腻子、烘干、喷涂、压花、切割、喷涂背胶、包装入库等。其中,在进室烘干操作中往往需要通过干燥窑进行烘干操作。
实际生产中的矿棉板需要进行两次涂装烘干操作,才能到表面要求;根据安装要求,矿棉板的侧边需要开设榫边结构,才能实现搭接龙骨的安装要求。矿棉板经第一次涂装烘干后,通过开榫刀进行开设榫边操作,进而进行第二次涂装烘干操作。基于此,矿棉板的端面进行有两次涂装烘干,矿棉板的榫边进行有一次涂装烘干;最终的矿棉板成品的榫边与端面之间具有明显的色差,不能满足室内装饰建材的外观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棉板喷边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通过现有输送设备的优化设计消除矿棉板的榫边与端面之间的色差,能够有效提高矿棉板的表面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棉板喷边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喷枪以及支架;其中,
所述喷枪设置在所述输送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喷枪的尾端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喷枪的尾端通过所述转轴能够实现旋转动作;
所述转轴的端部还连接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具有开启和锁紧两种状态;开启状态时,所述喷枪实现绕所述转轴的位置调整;锁紧状态时,所述喷枪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矿棉板喷边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输送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两个所述喷枪。
优选地,上述矿棉板喷边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喷枪设置有扇形喷头,所述扇形喷头设置有多个喷射孔。
优选地,上述矿棉板喷边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扇形喷头在靠近扇形边缘处设置有一列喷射孔,所述在扇形喷头在靠近扇形中央处设置有两列或者两列以上的喷射孔。
优选地,上述矿棉板喷边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输送工作台包括矿棉板输送辊道或者矿棉板输送链条,所述输送辊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辊子。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工作台上优化设置的喷枪、转轴、中央多列喷射孔等结构特征,能够实现针对榫边的专门喷涂,能够使得榫边与端面均能经过两侧的涂装操作,能够有效消除因涂装次数不同造成的色差;能够实现不同厚度矿棉板以及不同高度的榫边喷涂操作;以及能够有效避免榫边的折角处喷涂上色不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矿棉板喷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形喷头的喷射孔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棉板喷边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6、喷枪4以及支架3;其中,喷枪4设置在输送工作台6上方,支架3的一端通过转轴2与喷枪4的尾端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输送工作台6固定连接,喷枪4的尾端通过转轴2能够实现旋转动作;转轴2的端部还连接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具有开启和锁紧两种状态;开启状态时,喷枪4实现绕转轴2的位置调整;锁紧状态时,喷枪4与转轴2之间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7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元体系锂离子动力电池自放电的筛选方法
- 下一篇:电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