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8388.1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易华勇;王稷超;闫明昌;石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能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蓄能热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尤其是为了提高电网负荷的均匀性,电业机构对使用低谷电能的电价给予优惠待遇,为此,相继产生了许多将低谷电能转化成热能贮存起来的装置,蓄热式电锅炉就是其中一种。
现有技术中的热库控制系统是:当电能处于低谷时,启动电源,电热丝工作,所产生的热能由蓄热装置储存,当温度、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断电;而当电能处于高峰且需要热量时,启动循环风机,风机输出的空气通过松散保温材料的缝隙,进入耐火砌块上的纵向贯穿孔洞内,吸收耐火砌块储存的热量而升温形成热风,热风通过热交换器与载热介质交换后回到循环风机,再次循环。
上述热库控制系统存在如下问题:热库控制系统通过对换热器进出口的水温信号对热库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控制精度差,且对室内的温度效果调整差,导致室内温度过高或无法达到舒适的室温,并浪费大量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热库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差的问题,提高现有热库的效率,降低耗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蓄热机构,所述蓄热机构的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蓄热机构的进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循环水系统连接,所述蓄热机构的进风口设有风机,还包括温控终端,所述温控终端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设于室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与设于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水泵和风机分别连接,根据所述监测单元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风机与水泵的运行。
其中,所述蓄热机构包括蓄热体和与蓄热体连接的电加热设备,所述电加热设备用于加热所述蓄热体,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蓄热体温度传感器,所述蓄热体温度传感器与蓄热体连接,用于监测蓄热体温度,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加热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设备的开闭。
其中,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进风口温度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出水口温度传感器与进水口温度传感器。
其中,还包括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与所述循环水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循环水系统补水。
其中,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水量传感器,用于监测循环水系统的水量,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补水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系统的开闭。
其中,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为无线温度仪。
其中,所述电加热设备为通电加热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以阵列式包裹所述蓄热体,或所述发热管与所述蓄热体间隔设置,或所述发热管与所述蓄热体穿插设置。
其中,所述蓄热体上设有通风凹槽,所述通风凹槽底面设置为锯齿状。
其中,还包括软化水系统,所述循环水系统通过所述软化水系统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多个温控点,对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监测单元根据监测的数据信息,对参数进行整合计算,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室外温差,控制单元合理的调节风机频率及水泵的流量,使室内温度达到稳定的舒适温度,充分利用热库的热能,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控制热库达到最优功率输出,调整最舒适温度,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温度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换热器;2-温控终端;3-蓄热机构;4-控制单元;5-监测单元;6-风机;7-进水口与出水口温度传感器;8-蓄热体温度传感器;9-电加热设备;10-室内与室外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能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能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8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 下一篇:基于排水抗浮基础的地源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