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8545.9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强;李鹏;朱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医华科(苏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红外光 动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动力治疗仪,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属于红外光动力医疗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光动力医疗应用技术的发展,红外光动力治疗仪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医疗设备,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是指最新一代光动力治疗设备,采用红蓝光交叉照射治疗,精密的光学传输系统,耦合效率高,传输损耗少。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恢复快等特点,为患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想治疗方案。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而利用红外线照射进行人体扫描治疗,该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现有的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存在着在红外线照射治疗后,可能会对皮肤造成灼伤且不能及时修复,红蓝光动面板在使用后,面板不能闭合,长此以往,面板会堆积灰尘杂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不能语音播报的缺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红外光动力治疗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红外光动力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包括治疗板,所述治疗板一侧设置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一侧设置撑杆,所述撑杆一侧安装显示器,且所述显示器下方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一侧安装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下方设置旋转托架,且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机箱,所述机箱上方设置开关按钮,且所述开关按钮一侧设置触控控制器,所述机箱一侧安装推杆,且所述推杆下方设置绝缘槽,所述绝缘槽下方设设置散热口,且所述机箱一侧安装语音播报器,所述散热口下方设置底板,且所述底板下方安装若干个滚轮,所述治疗板一侧安装红外灯,且所述红外灯一侧设置旋转滑轴,所述旋转滑轴一侧安装红蓝光动面板,且所述红蓝光动面板一侧设置翻转轴,所述红外灯一侧设置固定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板与所述滚轮呈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杆呈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箱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红外灯、红蓝光动面板、显示器与所述触控控制器呈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红外光动力治疗仪红蓝光动面板和红外灯都设置在了一块治疗板上,并且治疗板上设有旋转滑轴,在进行红外治疗后可将红外灯翻转至上侧,紧接着用红蓝光动面板进行修复治疗,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红蓝光动面板上设有翻转轴,在该之治疗仪不使用时,可自动将红蓝光动面板闭合,避免进入灰尘杂质,保证了使用的整洁性;该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治疗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板;2、旋转轴;3、撑杆;4、显示器;5、机箱;6、支撑板;7、调节旋钮;8、旋转托架;9、连接杆;10、触控控制器;11、开关按钮;12、推杆;13、绝缘槽;14、语音播报器;15、底板;16、滚轮;17、散热口;18、固定框;19、翻转轴;20、旋转滑轴;21、红外灯;22、红蓝光动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医华科(苏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医华科(苏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8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