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9181.6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8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市欧凯孚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B6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缩写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相比,EPS系统具有很多优点,EPS主要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动机、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组成,为了保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人们经常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外面套设减震环,增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但是在转向的时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经常和减震环发生摩擦,直接摩擦减震环,使得减震环使用寿命变短,增加人们汽车保养好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包括减震环本体,所述减震环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减震环本体上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体内设有槽道,所述槽道的两侧设有弹性块,且弹性块安装于弹性体的内壁两侧,所述弹性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块靠近槽道的一侧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活动设有支柱,且支柱延伸至槽道内,所述放置腔靠近槽道的一侧设有槽口,且支柱活动安装于槽口内,所述放置腔的内壁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支柱靠近滑道的一侧设有滑块,且滑块活动安装于滑道内,所述滑道靠近槽口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放置腔内壁远离槽道的一侧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活动设有弹性球,所述支柱远离弹性球的一侧设有耐磨球。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安装于放置腔内壁远离槽道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耐磨球的数量为五个,且等间距安装于支柱远离弹性球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设于减震环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槽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槽口。
优选的,所述减震环本体为美国杜邦VAMAC乙烯丙稀酸脂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耐磨球、支柱、放置腔、弹性球、滑道、滑块和定位块,能够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减震环本体发生摩擦时保护减震环本体,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接触耐磨球,耐磨球通过支柱挤压弹性球,弹性球形变,缓冲作用力,减少摩擦力,避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支架摩擦减震环本体,增加减震环的使用寿命,节约生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减震环本体、2弹性体、3弹性块、4放置腔、5支柱、6槽口、7滑道、8滑块、9定位块、10固定槽、11弹性球、12耐磨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减震环,包括减震环本体1,减震环本体1为中空结构,减震环本体1上设有弹性体2,弹性体2为中空结构,弹性体2内设有槽道,槽道的两侧设有弹性块3,且弹性块3安装于弹性体2的内壁两侧,弹性块3为中空结构,弹性块3靠近槽道的一侧设有放置腔4,放置腔4内活动设有支柱5,且支柱5延伸至槽道内,放置腔4靠近槽道的一侧设有槽口6,且支柱5活动安装于槽口6内,放置腔4的内壁两侧设有滑道7,支柱5靠近滑道7的一侧设有滑块8,且滑块8活动安装于滑道7内,滑道7靠近槽口6的一侧设有定位块9,放置腔4内壁远离槽道的一侧上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内活动设有弹性球11,支柱5远离弹性球11的一侧设有耐磨球12,固定槽10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安装于放置腔4内壁远离槽道的一侧上,耐磨球12的数量为五个,且等间距安装于支柱5远离弹性球11的一侧上,弹性体2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设于减震环本体1上,槽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槽口,减震环本体1为美国杜邦VAMAC乙烯丙稀酸脂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市欧凯孚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市欧凯孚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9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渗漏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设有预减震弹簧座的双质量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