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止流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0249.8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冉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5;A61M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726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自动止流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装置是医疗行业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有的输液装置中包括插瓶针、上输液软管、滴壶、下输液软管及注射针,在输液过程中,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或者病人时刻关注输液瓶中的药液量。如果医护人员或者病人没有注意到药液的剩余量,输液装置中的液面低于滴壶的出液口时,医护人员在更换输液瓶时就需要重新扎针,或者缠绕下输液软管,排出下输液软管中的空气。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输液装置中,存在输液装置中的液面低于滴壶出液口位置时,滴壶中的空气进入下输液软管,导致注射针位置回血;并且医护人员在更换输液瓶时,需要排除下输液软管中的空气或者只能更换输液装置。增加治疗成本,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止流输液装置,包括:上输液软管和下输液软管,所述上输液软管和下输液软管通过滴壶连接,还包括:止流塞;所述止流塞设置于滴壶的出液口处,所述止流塞连接漂浮装置;当所述滴壶内药液液面低于药液设定高度时,所述止流塞封闭所述滴壶的出液口;当所述滴壶内药液液面高于药液设定高度时,所述漂浮装置带动止流塞上浮,使所述滴壶的出液口开启。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滴壶包括:壶体及滴壶接管;所述滴壶接管的上部伸入壶体内部,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下部为下输液软管连接端,与所述下输液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滴壶接管的进液口端伸入滴壶内部为壶体的出液口,滴壶接管的进液口呈上部敞口的喇叭状结构,与止流塞的形状、大小相应。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侧面开设至少两个进液孔,所述止流塞连接至少两个限位耳,所述限位耳伸入进液孔内,限制所述止流塞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装置为漂浮球。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流塞与漂浮球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输液管靠近滴壶一端的侧壁导通连接注药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输液管靠近输液瓶位置设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止流夹,使所述进气管导通或者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流输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
在滴壶内部药液液面较低时,漂浮装置和止流塞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止流塞封闭滴壶的出液口,输液装置中的药液止流;输液瓶为滴壶输入药液后,漂浮装置通过药液的浮力带动止流塞与滴壶出液口分离,从而自动开启滴壶的出液口,实现自动开启或者止流输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医护人员或者病人时刻关注药液液面,来避免药液液面低于滴壶出液口位置,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止流输液装置的止流塞封闭滴壶接管进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止流输液装置的止流塞开启滴壶接管进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上输液软管,12、下输液软管,2、壶体,31、漂浮球,32、连接杆,33、止流塞,331、限位耳,5、滴壶接管,6、注药孔,8、限位体,81、进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止流输液装置,在滴壶的出液口处设置止流塞33,止流塞33结构形状优选为锥形。在止流塞3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漂浮装置,药液的浮力带动止流塞33上浮开启滴壶的出液口,或者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封闭滴壶的出液口。
为了加工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在滴壶的出液口位置设置滴壶接5。滴壶接管5上部伸入到滴壶的壶体2内部,下部连接下输液软管12。
为了提高止流塞33与滴壶接管5进液口(即:滴壶的出液口)之间的密封效果,将滴壶接管5的进液口制造为上部敞口的喇叭状结构,并且与止流塞33的形状、大小相适应。
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止流塞33在滴壶内部的位置不能随意的活动,达到滴壶内部药液液面低于药液设定高度时,止流塞33可以及时的密封滴壶的出液口,保证止流效果。在滴壶接管5上端设置限位体8,优选的限位体8结构为圆柱形,适应止流塞33的结构为圆锥形。限位体8侧壁开设至少两个进液孔81,与止流塞33的至少两个限位耳331适应连接,限制止流塞33的位置。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漂浮装置为漂浮球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冉,未经陈俊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0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跌落保险磁吹灭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跌落保险管的灭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