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检测用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0493.4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艾普防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2244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平溪支路6号***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涂料 检测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腐涂料检测用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防腐涂料是油漆涂料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涂料,它可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蚀保护层,并起到延长有色金属使用寿命的作用。目前,防腐涂料已被广泛应用在市政设施、工程机械、钢结构及车辆等领域中。为保证所出厂的防腐涂料成品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及环保性能,在生产加工中,还需对每一批次的防腐涂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均设置有专属的涂料检验实验室,具体地,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用多个试验瓶随机取样每一批次的成品涂料,再将这些试验瓶带回实验室,并依次对其进行外观观察、固体含量、干燥时间、硬度、柔韧性、附着力及耐磨性等检测。由于所检测的项目较多,且试验瓶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移动及存放多是靠人工进行转移及随机放置,因而,极易造成实验现场杂乱不堪的问题,同时,试验瓶的不合理收纳问题亦会大大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腐涂料检测用传送装置,通过传输轨道及阻挡组件的设置,可形成顺序排列的检测点,它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各个试验瓶进行合理的收纳及放置,也可便于其进行有条不絮的检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腐涂料检测用传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两条传输轨道,两传输轨道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高度举升组件;
高度举升组件包括固定筒和活动柱,活动柱的下端位于固定筒内,固定筒能作用于活动柱使得活动柱发生相对固定筒的上下移动;
活动柱的上端连接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于右部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通过扭转弹簧套设有可相对固定轴进行转动的转动件,转动件的左端延伸设置有可与支撑座相抵接的左限位段,转动件的顶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两侧均可设置有实验仪器,两阻挡组件之间的区域则为一个检测点,它用于为该区域的实验仪器提供样品涂料以检测涂料的某一项性能,相邻两阻挡组件的间距可根据实验仪器的规模来设置。实验仪器的排列顺序可根据企业标准来布置。应用时,将活动支撑板放置于两传输轨道上,而活动支撑板上则放置多个取样的涂料试验瓶,直接推动活动支撑板即可将试验瓶传递到检测点位置上进行检测,待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取样完毕后,则继续往前推动活动支撑板使其进入下一检测点。在推动活动支撑板时,为避免其过度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阻挡组件对其进行阻挡及限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零位状态时,阻挡组件的高度低于两传输轨道的高度位置,这样,活动支撑板可在两传输轨道上随意滑动。应用时,调整活动柱的高度,使得阻挡组件能以其第一连接段及第一滚轮的高度位置阻挡从传递方向而来的活动支撑板,将该活动支撑板限位于此检测点上以便工作人员对试验瓶的涂料进行取样以进行检测。待取样完成后,工作人员则用力推动活动支撑板,使其作用于向上凸起的第一连接段,并给予其向右的作用力,这时,转动件则会克服扭转弹簧的作用力发生顺时针的转动,第一连接段的末端则会向右下方移动,使得活动支撑板能通过该阻挡组件进入下一检测点。待活动支撑板通过后,第一连接段则在扭转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由于设置有左限位段,因而,即使给予活动支撑板向左的作用力,活动支撑板亦不会使得转动件发生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这样,即可防止活动支撑板又返回至上一检测点处。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传输轨道及阻挡组件的设置,可形成顺序排列的检测点,并通过活动支撑板与传输轨道之间的配合以及阻挡组件对活动支撑板的限向作用,可便于活动支撑板在各个检测点上进行限向及限位的移动,这样,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各个试验瓶进行合理的收纳及放置,也可便于其进行有条不絮的检测工作。
为减少活动支撑板与阻挡组件之间的磨损,同时,便于活动支撑板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阻挡组件,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的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
为便于活动支撑板在两传输轨道上进行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轨道上套设有若个沿其传输方向排列的第二滚轮。
为实现固定筒对活动柱的举升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固连在支撑架上;
固定筒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固定筒内设置有隔环,隔环将固定筒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和下腔;
活动柱下端穿过固定筒的上端开口位于上腔内,活动柱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下端穿过隔环的上下端面位于下腔内,且在该端处连接有横向设置且与固定筒间隙配合的活动环,活动环将下腔分割为第一活动腔和位于第一活动腔下方的第二活动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艾普防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艾普防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0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