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2136.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桥云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合式 笔记本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须将上盖由闭合位置翻转至一离开笔记本电脑主体的打开位置。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在转动至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持续对其施力,操作较为繁琐,且用户持续施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施力不当损坏笔记本电脑。
为此,出现了可实现笔记本电脑自动开合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在笔记本转轴处装马达,由单片机控制马达转动,从而驱动笔记本电脑的上盖转动,以实现笔记本的自动开合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方案增加了马达组件,使得笔记本电脑的结构更为复杂,而且马达容易损坏,在使用中还会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有噪音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包括主体、上盖和电源,其特点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上盖分别相对设置有电磁体和永磁体,所述电源为所述电磁体提供第一方向电流或第二方向电流,使所述电磁体和所述永磁体之间产生斥力或吸力以控制所述上盖的开合。利用电磁体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的磁斥力来打开笔记本电脑,利用电磁体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来扣合笔记本电脑。
较佳地,所述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开机键、休眠键和按键小板,所述电源、所述开机键和所述休眠键都电连接于所述按键小板,所述按键小板电连接于所述电磁体。电源为电脑操作系统和电脑自动开合系统供电,按键小板用于接收来自开机键和休眠键的信号,从而控制电磁体中的电流强度和方向。
较佳地,所述开机键位于所述主体侧面,所述休眠键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或正面。开机键设置在主体侧面,可以在合盖的情况下按下开机键。
较佳地,所述主体和所述上盖的盖合处的外轮廓齐平。由于不再需要手动掀开上盖,因此可以不必在主体或上盖上设置凹槽,更利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设计。
较佳地,所述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摩擦力随开盖角度减小而减小。
较佳地,所述电磁体的线圈匝数为100至1000匝。这样可以产生足够的磁力。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可以智能自动开合,大大方便了用户操作,同时使得笔记本电脑省去凹槽,优化了内部结构设计,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在开盖与合盖过程中没有噪音,开合节奏适应用户的反应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体1
上盖2
电磁体3
永磁体4
电源5
开机键6
休眠键7
按键小板8
转轴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包括主体1、上盖2和电源5,如图1和图2所示,键盘和主机都位于主体1,屏幕位于上盖2。本实施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电磁体3和永磁体4,主体1和上盖2分别相对设置有电磁体3和永磁体4,电源5为电磁体3提供第一方向电流或第二方向电流,使电磁体3和永磁体4之间产生斥力或吸力以控制上盖2的开合。电磁体3和永磁体4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电磁体3至少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三个。利用电磁体3和永磁体4之间产生的磁斥力来打开笔记本电脑,利用电磁体3和永磁体4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来扣合笔记本电脑。
本实施例的自动开合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开机键6、休眠键7和按键小板8,如图1所示,开机键6和休眠键7都电连接于按键小板8,按键小板8电连接于电源5。按键小板8用于接收来自开机键6和休眠键7的信号,从而控制流经电磁体3的电流强度和方向。电源5为电脑操作系统和电脑自动开合系统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2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水防尘结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