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3197.X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柯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2 | 分类号: | B06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王少虹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声波发生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发生器,又叫超声波驱动电源、电子箱、控制箱,是大功率超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市电转换成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工作。参阅图6A-图6B,是现有的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结构示意图,该超声波发生器为两面开门结构,中间为焊接的隔离层,可以有效的防护电镀车间的强酸强碱气体,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1、体积庞大,现场空间无法安装;
2、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有32个钣金折弯件,需要拼装焊接,加工费用和人工费较高;
3、接线困难,由于结构复杂的问题导致线头过多的绕来绕去,接线人工成本高;
4、维修及调试困难,工人在维修及调试时需要拆两个门板,调试不同的项目需要翻转超声波发生器,调试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的超声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包括壳体、高频电感、高频电压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线路板,所述高频电感和高频电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正面,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的散热风扇以及在所述第一隔板正对所述散热风扇出风方向的背面设置的散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壳体包括U型槽体、前面板以及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U型槽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垂直;所述后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后面板的内表面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对称,所述第一隔板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垂直;所述后面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后面板的内表面垂直;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水平对称,所述第二隔板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出风散热风扇,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出风栅格,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栅格,所述出风栅格正对所述出风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出风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进风栅格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对外接口以及控制操作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U型槽体相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U型槽体的开口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发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线路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将高频电感以及高频电压器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结构简单,合理布置,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是滑动安装在壳体内的,方便组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6A-图6B是现有技术的超声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柯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柯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3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