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网球送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3461.X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球 |
主分类号: | A63B69/38 | 分类号: | A63B69/38;A63B69/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网球 送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网球类器械,特别是一种智能化网球送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网球送球机,其动力都是依靠交流电或是干电池,用二种方式把网球发射出去,即压缩空气或是用两块铁片挤压把球弹射出去,球员站在球网对面击打弹射出来的球,这种供球方式使学网球的初学者感到非常困难因而得不到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供初学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更好、更加高效地学习网球技术的智能化网球送球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化网球送球机,包括储球装置,所述储球装置下方设置有分球装置,所述分球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的拨球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转轴、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及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拨球装置包括上凸轮、下凸轮、摆片、推杆和第二转轴,摆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且可绕第二转轴旋转运动,上凸轮与下凸轮分别位于摆片的一侧且与第一转轴同轴安装,所述推杆位于摆片的另一侧且与摆片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下方设置有送球装置,其中,所述下凸轮内部设置有行星轮组,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装置带动上凸轮和下凸轮运动,上凸轮与下凸轮分别朝正反两个不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上凸轮、下凸轮分别推动摆片朝正反两个方向运动进行分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深入储球装置内的搅拌杆,下端插套入所述摆片内,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送球装置包括分球平台及设置在所述分球平台两侧的送球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送球通道由水平直通道和圆弧通道构成并形成坡度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送球通道设置在可移动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基座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送球通道高度与坡度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送球通道的末端设置有起飞卡。
进一步地,所述起飞卡倾斜度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分球装置内设置有无线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交流电或蓄电池启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分球装置,包括上凸轮、下凸轮、摆片、推杆和第二转轴,摆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且可绕第二转轴旋转运动,上凸轮与下凸轮分别位于摆片的一侧且与第一转轴同轴安装,所述推杆位于摆片的另一侧且与摆片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下凸轮内部设置有行星轮组,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装置带动上凸轮和下凸轮运动,上凸轮与下凸轮分别朝正反两个不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上凸轮、下凸轮分别推动摆片朝正反两个方向运动进行分球。该设置中下凸轮内部设置有行星轮组,使得上凸轮与下凸轮同轴却不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分球到相对的两个方向给学员击打的,该结构简单、通过分球装置可以使初学者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判断其落点,可供初学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更好、更加高效地学习网球技术。此时可以供二名学员练习使用,一人练正拍击球,另一人练反拍击球。
2、本实用新型分球平台的两侧设置有送球通道,该设置中网球是通过送球通道自然滑动而下,放球给学员击打的,简单而科学,使学员能看清来球并同时挥拍击球,而球的落点是固定的,因而能让双脚站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因脚站位不当而打不好球的毛病,同时该设置能实现由站着打到走着打到最后的跑着打,而跑着打又可由跑1步、2步、3步……逐渐加快,使学员真正实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从而取代现有的学习模式,大幅度降低学习网球的难度、提高学习进度,最终推动网球运动向全社会发展。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该调节装置,送球通道离地面的高度是可以调整的,以适应男女老少不同身高的要求,相应地,送球通道的坡度也是可以调整的,以调整球的弹跳高度,适应男女老少不同身高的要求,同时通过坡度的改变,可改变网球下滑的速度,速度快了,动作就要快。
4、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供学员作正反拍击落地球练习之用,也可提供拦网技术学习之用,在送球通道的末端设置有起飞卡,球滑到起飞卡上时,由于起飞卡有15°,在起飞卡的作用下,球向上飞起,该设置使得学员可将其作为拦网技术练习,同时也可作为抽球式拦网技术练习之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球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球,未经沈建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3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