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焰低氮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5084.3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史桢超;崔运静;仇性启;宋乃迎;朱晓丽;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焰低氮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短焰低氮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恩开始致力于表面燃烧的研究。经过其研究发现当燃料和助燃空气经过混合之后,在炉膛中经过足够的压力从耐火材料的小孔中喷出时,可在耐火材料的孔内进行剧烈燃烧,可使耐火材料的表面呈现炽热状态,但其表面无明显的火焰。随着燃烧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能源的大量浪费,对以辐射传热为主的燃烧技术的研究开始迅速发展,产生了辐射燃烧技术。
红外辐射是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其特点为具有很小的过剩空气、燃烧反应迅速、放热完全、无噪音污染等优点。其辐射传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总热的三分之二。在燃油炉灶内改变辐射面尺寸大小和外形,可满足中餐烹饪的热力要求,提高小型燃油炉灶的热效率。因此需要设计利用辐射传热进行加热的燃烧器,并利用创新设计,降低燃烧装置的有害气体排放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短焰低氮燃烧装置,直接配装现有燃烧器使用。它采用阻火方式来缩短火焰长度,并且通过烟气回流方式,实现缩短火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效果。
一种短焰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导风板1、阻火板2、短焰出口3、中央孔4、筒体5、稳焰风出口6、烟气回流入口7、烟气回流通道8、烟气回流出口9,所述的导风板1与筒体5固连,阻火板2与筒体5固连,所述的短焰出口3开在阻火板2上,所述的稳焰风出口6开在阻火板2与筒体5连接处,所述的烟气回流入口7位于烟气回流通道8上方,烟气回流出口9位于烟气回流通道8下方。
阻火板2与导风板1夹角为锐角。
烟气回流出口9方向沿圆周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缩短火焰长度,将对流传热改为辐射传热,增强了换热效果,并且采用合理结构设计,将排放烟气回流二次燃烧,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半剖图。
符号说明
1.导风板、2.阻火板、3.短焰出口、4.中央孔、5.筒体、6.稳焰风出口、7、烟气回流入口、8.烟气回流通道、9.烟气回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包括导风板1、阻火板2、短焰出口3、中央孔4、筒体5、稳焰风出口6、烟气回流入口7、烟气回流通道8、烟气回流出口9,所述的导风板1与筒体5固连,阻火板2与筒体5固连,所述的短焰出口3开在阻火板2上,所述的稳焰风出口6开在阻火板2与筒体5连接处,所述的烟气回流入口7位于烟气回流通道8上方,烟气回流出口9位于烟气回流通道8下方。
阻火板2与导风板1夹角为锐角。
烟气回流出口9方向沿圆周方向。
具体工作方式:燃料燃烧形成火焰,火焰遇到阻火板2后,通过短焰出口3对锅底进行辐射传热,由燃烧装置下方上来的稳焰风通过稳焰风出口6吹动短焰,对短焰起到稳流作用,使辐射传热稳定均匀。燃烧产生烟气经烟气回流入口7进入、经烟气回流通道8后由烟气回流出口9排出,形成沿周向的烟气二次流,利用中心旋流风引射烟气从底部流出,完成循环。
以上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5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移动状态的判断方法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