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入式固井胶塞碰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8853.5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增;郑永生;佟雪林;刘正勇;唐建忠;胡磊;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9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式固井胶塞碰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用碰压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插入式固井胶塞碰压装置。
背景技术
插入式固井是固井施工中常用的固井工艺。目前,传统的插入式固井工具中没有胶塞,无法实现胶塞碰压,替浆量只能通过理论计算,替浆时容易出现因替浆不够而导致管内留灰塞,或者因过量替浆而导致管外替空的风险,从而造成固井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式固井胶塞碰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插入式固井工具无法准确计量替浆量,出现替空或管内留灰塞的现象,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插入式固井胶塞碰压装置,包括胶塞、插入头和插入式浮箍,所述胶塞下端呈锥状;所述插入头包括本体上段、本体下段、过渡段、内滑套和循环孔,本体上段和本体下段均是圆柱形筒状结构,本体上段的直径大于本体下段的直径,过渡段是上大下小的筒状结构,本体上段和本体下段通过过渡段形成一体,在本体上段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循环孔,在本体上段的侧壁内侧与循环孔对应的位置处通过剪切销钉安装有内滑套;在所述插入式浮箍的上部内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底端设有与过渡段对应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底端设有与本体下段对应的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底端设有直径小于第三通孔的直径的第四通孔,在第四通孔底端设有上窄下宽锥台状的第五通孔,在第五通孔底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圆形底板,在圆形底板正中设有球座,在圆形底板四周设有至少两个出液孔,在球座上安装有位于第五通孔内的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第五通孔上端的直径;所述胶塞套装在插入头内,过渡段与第二通孔配合,本体下段套装在第三通孔内。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在插入式浮箍的上端侧壁内侧设有环状插入式浮箍母扣,在插入式浮箍的下端侧壁外侧设有环状插入式浮箍公扣。
上述在本体上段的上端侧壁内侧设有环状插入头母扣。
上述在胶塞下端的锥形面上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或/和,在本体下段外侧设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上述在内滑套的下端设有位于插入头内侧且与过渡段对应的斜段,且斜段与过渡段之间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胶塞插入到插入头本体上段内部时,胶塞下端与内滑套相配合,形成碰压,开始替浆,碰压后胶塞继续下移,继续加压至剪断剪切销钉,内滑套随胶塞下移,插入头本体上段上的循环孔打开,胶塞下移至过渡段位置处,插入头本体上段上的循环孔打开,替浆完毕,同时连接本装置的套管与钻杆之间形成循环通道,继续替浆洗出循环孔下端沉积的水泥浆,建立循环,建立循环后替浆完毕,停泵,此时则准确替浆,杜绝了替浆不够而管内留灰塞,或者因过量替浆而管外替空,造成固井事故发生的危险,同时建立循环后,能在提钻时保持压力平衡;停泵后,第五通孔内的浮球上浮至第五通孔上部,形成密封,阻断管外流体进入管内,便于提钻;从而准确计量替浆量,杜绝替空或管内留灰塞,有效避免造成固井事故,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插入头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插入式浮箍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插入式固井胶塞碰压装置整体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本体上段,2为插入头母扣,3为剪切销钉,4为循环孔,5为过渡段,6为内滑套,7为本体下段,8为密封圈,9为第一通孔,10为第二通孔,11为第三通孔,12为第四通孔,13为第五通孔,14为圆形底板, 15为球座,16为出夜孔,17为插入式浮箍公扣,18为浮球,19为插入式浮箍,20为插入式浮箍母扣,21为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8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轮(音乐款3)
- 下一篇:离心叶轮和具有其的离心风机、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