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9730.3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秦滔;王荣华;宋光辉;吕金山;黄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1/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程器 发电 机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增程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动汽车为了增加续航里程,在电动汽车上会安装增程器,通过增程器发电给车辆动力电池充电,并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程器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能量损耗,包括定子线圈发热、轴承摩擦、气隙风损等,导致发电机温升很高。发电机温升过高会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缩短电机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电机烧损,因此需要对增程器发电机进行冷却,现在常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但是水冷方式的冷却水不能直接接触电机电气部件,需在定子外围设计带散热水道的铝壳,对转子无直接散热,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电动汽车增程器发电机散热效果不佳,增程器发电机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它有利于电动汽车增程器发电机的散热,且散热效果好,增程器发电机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包括电机壳体、转子、定子、转子轴,电机壳体内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电机壳体分隔成连接腔和发电腔,转子和定子安装在发电腔内,定子套在转子外部,电机壳体下端连接储油槽,电机壳体下端设有和储油槽连通的回油口,定子内均布设有若干通油孔道,定子内每个通油孔道上均连通有若干喷油孔,喷油孔贯穿到定子内壁,与定子连接位置的电机壳体内设有和通油孔道连通的过油孔道,过油孔道和储油槽之间连接通油管。
当增程器发电时,发动机带动转子轴转动,转子轴带动转子转动,从而使定子上的线圈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电流,进行发电。当增程器温升较高时,油泵工作抽取储油槽内的冷却油,冷却油经过通油管、过油孔道、通油孔道,从喷油孔喷向线圈、转子以及发电腔内进行冷却,冷却油在过油孔道、通油孔道流动的过程中对电机壳体和定子进行冷却。冷却油与定子、转子、电机壳体直接接触进行冷却,冷却散热效果好。发电腔内的冷却油从回油口回流到储油槽内重复利用。这种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有利于电动汽车增程器发电机的散热,且散热效果好,增程器发电机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连接腔内安装有用于和发动机输出轴连接的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与转子轴的端部紧密连接。采用双质量飞轮可有效过滤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动,提高转子轴转动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通油孔道轴向设置,喷油孔均与通油孔道垂直设置。这种结构设置冷却散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过油孔道和通油孔道一一对应设有若干条,过油孔道径向设置,电机壳体内通油管和过油孔道之间设有通油腔,过油孔道均连通到通油腔。径向设置的若干条过油孔道有利于冷却油的流动。
作为优选,转子轴上紧密连接有前轴承和后轴承,前轴承紧密安装在隔板上,后轴承紧密连接在电机壳体上。转子轴两端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进行双轴承定位安装,转子轴转动过程平稳可靠,振动小。
作为优选,通油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散热器和油泵。过滤器对冷却油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油道,散热器对冷却油进行冷却以便重复利用,油泵对冷却油提高了流动的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程器发电机油冷系统有利于电动汽车增程器发电机的散热,且散热效果好,增程器发电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壳体,2、转子,3、定子,4、转子轴,5、隔板,6、连接腔,7、发电腔,8、储油槽,9、回油口,10、通油孔道,11、喷油孔,12、过油孔道,13、通油管,14、过滤器,15、散热器,16、油泵,17、双质量飞轮,18、前轴承,19、后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9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