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9905.0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雷伟;张侃君;陈前程;柯向阳;黄光咸;熊军;金昭;韩振;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咸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配电 自动化 环网柜 除湿 装置 | ||
1.一种高效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控制器(2)、除湿器(4)、风扇(5)、除湿装置后背板(3)、湿度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7);所述控制器(2)、除湿器(4)和风扇(5)均安装于外壳(1)内部,所述控制器(2)安装于除湿器(4)上端,所述风扇(5)位于除湿器(4)的前端;所述的外壳(1)安装在配电自动化环网柜内;湿度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7)分别安装在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的外壳内,湿度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7)分别由信号线与控制器(2)对应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风扇(5)和除湿器(4)分别由控制线与控制器(2)对应的控制端相连;外壳(1)的顶部和后侧面上设有通风口(1d),风扇(5)处的外壳(1)上设有风窗;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除湿器(4)下端的出水口相连通,导水管的另一端位于配电自动化环网柜外或与储液袋连接;除湿装置后背板(3)固定在外壳(1)上,除湿装置后背板(3)位于外壳(1)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后背板(3)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外壳(1)的两个通孔(3a);所述外壳(1)前端上半部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控制器(2)的LED指示灯(2a)、按键(2b)、LED数码管(2c)相对应的孔洞(1a),以及与湿度传感器相对应的孔洞(1e);所述外壳(1)前端下半部表面开设与风扇(5)出风位置相对应的风窗(1b);所述外壳(1)右侧表面设有单相电源接口(1c),所述控制器(2)、风扇(5)均与单相电源接口(1c)连通;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和两侧设有通风口(1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湿器包括第一散热片(4a)、第一海绵(4b)、半导体制冷器(4c)、第二散热片(4d)、第二海绵(4e)、除湿器后背板(4f)和塑胶漏斗(4h);所述第一散热片(4a)紧贴第一海绵(4b)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片(4a)、第一海绵(4b)的下侧相同位置均对应设有第一腰圆形的通孔(4m)、第二腰圆形的通孔(4k),所述第一海绵(4b)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半导体制冷器(4c)的第一安装通孔(4i)和用于安装塑胶漏斗的第二安装孔(4j);半导体制冷器(4c)安装在第一安装通孔(4i)内;所述第二散热片(4d)一侧紧贴第一海绵(4b)的另一侧,所述塑胶漏斗(4h)安装于所述第二散热片(4d)下端;所述除湿器后背板(4f)底部设有与塑胶漏斗(4h)出口对应的腰圆形的通孔(4g);所述第二散热片(4d)另一侧紧贴第二海绵(4e);所述第一散热片(4a)、第一海绵(4b)、半导体制冷器(4c)、第二散热片(4d)、塑胶漏斗(4h)和第二海绵(4e)均安装于除湿器后背板(4f)上,所述除湿器后背板(4f)固定安装除湿装置外壳(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咸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咸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99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