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0883.X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模具 前模弹块 拉钩 结构 | ||
1.一种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前模,所述前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前模的第一侧具有形成型腔部分周面的第一型腔形成部;
设于所述前模上的弹块组件,所述弹块组件包括部分嵌于所述前模第一侧的弹块本体、用于驱动所述弹块本体与前模开模的氮气弹簧、及固定在前模内且对所述弹块本体起导向作用的斜导柱,所述弹块本体上具有形成型腔部分周面的第二型腔形成部,当弹块本体与前模合模时,所述第二型腔形成部和第一型腔形成部共同形成前模型腔形成部;
设于所述弹块本体上的第一拉块结构,所述第一拉块结构的一端固定在弹块本体上,所述第一拉块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钩;
与所述前模配合的后模,所述后模具有面向所述前模设置的第一侧、及与后模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所述后模的第一侧具有形成型腔部分周面的后模型腔形成部,当前模与后模合模时,所述前模型腔形成部和后模型腔形成部共同形成型腔;
及
设于所述后模上的第二拉块结构,所述第二拉块结构的一端固定在后模上,所述第二拉块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拉钩配合的第二拉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的第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弹块本体配合的装配孔,所述弹块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斜导柱具有与所述前模第一侧同向设置的第一端、及与斜导柱第一端同向设置的第二端,所述斜导柱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前模内,所述斜导柱的第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导向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钩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拉钩向下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斜导柱的分界面为第一限位面,所述导向孔被划分为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一段、及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二段,所述导向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分界面为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的第二限位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斜导柱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块本体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装配孔配合的耐磨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靠近所述弹块本体的下端设置。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模具前模弹块的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内固定有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耐磨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08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快速破碎装置
- 下一篇:捣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