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1421.X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安;李孟军;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母排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层母排,尤其是一种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母排电极爬电结构是在铜板之间相间固定有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由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的间距比较小,当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产生电弧时,爬电距离比较小。如果增加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的间距,那么使得母排电极爬电结构的集成度降低,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在不增加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的间距的情况下,增加电弧的爬电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包括若干层铜板,绝缘纸,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绝缘纸设置于相邻两层铜板之间且绝缘纸的边缘覆盖铜板的边缘,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固于铜板边缘,且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存在间隙,位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的绝缘纸开设有缺口。
一种优选方案是缺口为"U"形结构。
一种优选方案是缺口为锯齿状结构。
一种优选方案是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口。
一种优选方案是绝缘纸为PET纸。
一种优选方案是绝缘纸与铜板通过热压粘合固定。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加了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时提高了集成度,节约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叠层母排电极爬电结构,包括若干层铜板101,绝缘纸100,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绝缘纸100设置于相邻两层铜板101之间且绝缘纸100的边缘覆盖铜板101的边缘,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固于铜板101边缘,且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存在间隙,位于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的绝缘纸100开设有缺口104,缺口104增加了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的爬电距离。
具体的,如图2所示,缺口104为"U"形结构。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口105。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的爬电距离为a+b+c,增加了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时提高了集成度。
绝缘纸100为PET纸。绝缘纸100与铜板101通过热压粘合固定。
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缺口204为锯齿状结构。增加了正极铜片102和负极铜片103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时提高了集成度。
其它实施例中缺口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如波浪形,S形。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1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机与绑带电连接的开关装置
- 下一篇:用于增加母排电极爬电距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