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1919.6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翁泉强;何双全;蒋正贤;王洪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充电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输出电压、能量密度、高的循环寿命,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动力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索尼推出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制作工艺已经比较的成熟。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单体容量一般为1500-3000mAh,应用于平衡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将单体18650型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单体电池使用数量大,电池管理困难。为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可适当增加圆柱壳体的体积,那么卷芯的直径也会相应的增加,电芯卷芯直径的增加,若仍采用原有的极耳的焊接方式,电池的内阻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上升,为了保证电池的内阻,保证电池的倍率性能,除了对圆柱电池的壳体设计之外,也有必要对电芯进一步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能够保证提高单体锂电池容量的同时,防止电池内阻的增加。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具有上述电芯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倍率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优选地,所述正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两侧留白部分的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正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正极极耳的总长度和第二正极极耳的总长度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耳采用铝带制成。
优选地,所述负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的两端留白部分的第一负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所述第一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外露部分大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总长度大于第一负极极耳的总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极耳采用镍带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盖帽,所述电芯采用如前文所述的电芯。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帽的周边边缘有一圈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天然橡胶、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芯通过双极耳的设计,并通过两极极耳的长度、材料进行选择限定,使得电芯容量的提高的同时,内阻不会增高过多,保证具有其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极极片与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负极极片与负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2、电芯;3、盖帽;4、滚槽;5、第一正极极耳;6、第二正极极耳;7、第一负极极耳;8、第二负极极耳;9、密封圈;10、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极极片与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极极片与负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1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