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返吐单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2978.5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汤程辉;李娅琪;王学宏;朱辉;杨佰阳;董军锋;杨玉山;焦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返吐单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返吐单流阀。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采现场应用的单流阀主要包括上接头、下接头、阀球、阀座、弹簧,应用于水井管柱中,这种结构的单流阀在注液过程中发挥了防返吐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单流阀作为水井管柱井下作业工具使用时,由于单流阀的特性,不注液时油管和套管中存在一定的压力差,这就会导致水井管柱中设置的封隔器在解封时出现困难,不利于管柱起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返吐单流阀,以解决使用单流阀造成的封隔器解封困难和管柱起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返吐单流阀的技术方案是:防返吐单流阀,包括上接头、阀球、弹簧,所述上接头内密封设置有密封滑套,所述上接头上径向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密封滑套进行固定的剪切销钉,所述密封滑套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流腔体,所述过流腔体侧壁上设置有过流孔,所述阀球和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过流腔体内,所述弹簧放置于所述过流腔体底部以支撑所述阀球,所述阀球受弹力与所述密封滑套密封配合。
所述上接头内设有对所述密封滑套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的台阶。
所述过流腔体包括球套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球套下端的调节帽,所述弹簧的下端顶压在所述调节帽上,所述球套形状为管状,所述球套上端与所述密封滑套螺纹连接,所述过流孔设置在所述球套上。
所述过流孔为沿轴向延伸的长孔。
所述过流孔有四个,四个所述过流孔沿所述球套圆周均布。
所述阀球和所述弹簧之间设置有球托。
所述调节帽上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有扶正杆,所述扶正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弹簧与所述球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加注聚合物时,所述上接头内的液压大于所述弹簧受到的预紧力,压缩弹簧,使所述密封滑套与所述阀球分离,聚合物经所述球套上的过流孔流出。当不加注时,所述上接头内的液压不足以克服弹簧的恢复力,所述弹簧变形带动所述阀球向上运动,所述阀球与所述密封滑套再次接触密封,防止地层污染物进入油管。在封隔器需要解封或管柱起出时,向油管中投入钢球,钢球落于所述上接头内所述密封滑套的上端,打压钢球,随着对钢球打压程度的增加,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所述密封滑套相对于所述上接头向下移动,从而使所述密封滑套与所述上接头之间的密封失效,此时油管套管内外联通,油套压平衡,利于封隔器解封,使管柱起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返吐单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防返吐单流阀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防返吐单流阀包括上接头1、剪切销钉2、密封滑套3、阀球4、球托5、弹簧6、球套7、调节帽8、扶正杆10、下接头9。上接头1为内部设有阶梯孔的变径管,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两端,上接头1中间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剪切销钉2的孔,上接头1与下接头9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滑套3为两端孔内倒角、下端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的圆管,密封滑套3的外圆与上接头1中间部分的内径尺寸吻合,将密封滑套3不带螺纹一端插入到上接头1中间部分的内径中,上接头1中间部分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对密封滑套3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的台阶,密封滑套3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剪切销钉2头部的环形槽,剪切销钉2安装于上接头上的孔内,头部插入到密封滑套3的环形槽内,密封滑套3外圆上环形槽的下方设置有两道的密封槽,密封槽里安装有密封圈11。球套7为两端孔内加工有螺纹的圆管,四周铣有4个长孔。调节帽8为设置有通孔的变径轴,前端直径最大,且前端外缘面上设置有螺纹。球套7前端与密封滑套3后端螺纹连接,球套7后端与调节帽8螺纹连接。球套7与调节帽8连接形成过流腔体,过流腔体内放置有阀球4、球托5、弹簧6、扶正杆10。球托5为小头端加工有螺纹孔的凸台,阀球4放置于球托5上,球托5与调节帽8之间设置有弹簧6。扶正杆10为一端设置有螺纹的圆柱,扶正杆10带螺纹的一端穿过调节帽8、弹簧6安装于球托5上的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2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产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云母片规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