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7044.0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孝贵;肖强;付建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吸式 风力 诱虫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虫灯,尤其涉及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
背景技术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生产上常呈灌木状,这营造了茶园郁闭的小环境,其中涵养了相对较多的天敌资源,在生态平衡的保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茶园天敌是一切害虫防治措施都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这对于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灯光诱杀技术是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的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对大部分天敌种类的杀伤力小。
长期以来,茶园生产上应用的诱虫灯有电击式、撞击式等类型,较多的为电击式诱虫灯,由于其电极间距较大,对茶园重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等小型害虫捕杀效果不理想。近几年以风力作为捕杀动力或与电击、撞击相结合的诱虫灯逐步走进了茶园,对茶小绿叶蝉等小型害虫和中大型害虫有较好的捕杀效果,但对特定害虫类群的捕杀能力尚待提高,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风力结合电网的诱虫灯,主要是用高压电捕杀大型害虫,风力捕杀小型害虫,但电网上的昆虫需要经常清理,对于山地等环境比较费工,如果疏于清理,则会导致杀虫灯捕杀效率下降,时间久了还会降低产品寿命等。
2.现有技术使用纯风力作为捕杀动力的诱虫灯,要么是采用风扇旋转在其上方所产生的负压将虫吸入集虫装置,要么是采用风扇旋转在其下方所产生的正压将虫吹进集虫装置,负压相对较小,对中大型蛾类害虫捕杀效果相对于正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所诱捕害虫的类型上有一定差异,而且两种方式没有优势互补,对风力的利用率不足。
3.现有技术诱捕一些最佳诱捕高度较低的害虫,特别是像茶树最难防治的害虫茶小绿叶蝉等小型害虫,其趋灯最佳高度往往在茶蓬面上下一定高度内,如果把诱虫灯灯管固定在高出茶梢20cm以上的高度上进行诱捕,则至少降低了15%的诱捕量。所以生产上常调整诱虫灯到与茶梢平齐或更低的这个高度进行诱捕,但这样茶树枝条则会遮挡光线,降低诱虫灯的辐射引诱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下依次设置风机和第一诱虫光源,所述第一诱虫光源下端设置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在风机上端设置第二捕集室,所述第二捕集室内设置第二诱虫光源。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顶端连接设置灯盖,所述灯盖下端设置灯体控制室,所述灯体控制室内设置灯座支架,所述灯座支架上固定第二诱虫光源,所述灯体控制室下端设置反光板;所述第二捕集室由灯盖、反光板和固定支架围拢的空间形成。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诱虫光源位置低于反光板,所述第一诱虫光源位置低于风机下风口。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顶端连接设置灯盖,所述灯盖下端设置灯体控制室,所述灯体控制室内还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光控模块、雨控模块、温控模块、时控模块、风扇速控模块和光源亮度调节模块。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和风扇,风机壳体上下两端开口,上端边沿向内下方延伸形成导流圈,下端边沿向外延伸形成防雨罩。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防雨罩与集虫装置上端围拢的空间形成第一捕集室。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接虫盘、连接在接虫盘下端的防逃网以及连接在防逃网下端的集虫网袋。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盘下端设置遮光罩,[z1] 述遮光罩罩住防逃网。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盘为漏斗状结构。
所述的一种吹吸式风力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包括上遮光罩和下遮光罩,上遮光罩和下遮光罩为嵌套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用一个风机产生的吹吸两种正负两种风力来捕杀害虫,即避免了电网捕虫的不足,又对单一吸入风力捕杀害虫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捕杀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上下两个高度的光源,即提高了光源的辐射范围,又避免了对茶小绿叶蝉等活动性不强、最佳趋灯高度低的害虫进行诱捕时,挂灯高度过低,光线被茶树枝梢遮挡导致引诱力下降的不足的问题,增加了诱虫灯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7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文件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灭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