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法-浸没式膜分离集成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9094.2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国;孙宇维;吴月;张健;何沛然;宫晨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7;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没式 膜分离区 电催化氧化 电化学法 沉降区 电絮凝 膜分离 集成水处理装置 电芬顿反应 废水 水处理技术领域 电化学过程 水处理装置 过程集成 降解能力 曝气装置 循环处理 循环流动 电极 电芬顿 反应区 隔板隔 控制膜 膜组件 污泥 选配 联通 排出 去除 污染物 浓缩 污染 | ||
一种电化学法‑浸没式膜分离集成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电絮凝、电催化氧化或电芬顿等电化学过程与浸没式膜分离过程集成的水处理装置。利用电化学法强大的降解能力和废水的循环处理,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该装置主要包括电絮凝/电催化氧化/电芬顿反应区、浸没式膜分离区和沉降区三部分,其中电絮凝/电催化氧化/电芬顿反应系统可根据需要选配电极;膜分离区可采用浸没式或其他型式的膜组件;两区之间用隔板隔开,于膜分离区设置曝气装置,控制膜污染,其提升作用使废水在两区之间循环流动,膜分离区浓缩后的废水再次进入反应区进行处理。二者的下部为联通的沉降区,内部污泥自沉降区定期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与污(废)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化学法是一种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比较突出优势的水处理技术。电絮凝、电催化氧化、电芬顿是常用的电化学水处理方法。
电絮凝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溶解产生Al、Fe 等离子,再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氧化等过程,形成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及氢氧化物氢氧化物等,使水中的胶体物质、悬浮颗粒等混凝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此外,电絮凝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氧气,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且生成的氢气也起到了气浮的作用。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电絮凝还能同时高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其他多种污染物。与常规的化学絮凝相比,电絮凝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而且操作比较简便、管理方便。该技术在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和市场前景,其处理对象涉及酚类、染料、烃类、表面活性剂、芳烃、重金属类、杀虫剂、除草剂等多种常见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和无机物。
电催化氧化是利用具有催化性能的金属氧化物电极,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或其它自由基和基团,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 H
在已知阳极中,金刚石膜电极和镀铂钛电极(Ti/Pt)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但价格昂贵。形稳电极(DSA)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氧化物电极。该电极有耐蚀稳定、催化活性高、寿命长等优点,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目前,氧化物的成分主要有SnO
芬顿(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不过,普通芬顿法自身存在对污染物的矿化度不高、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9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富氢水生成器反应装置
- 下一篇:电絮凝单体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