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9672.2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致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测试设备,特别是一种往复式的电路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现有技术中的丝网印刷电路中,印刷电路数量大,需要大量的重复测试,例如在计算器的数字区和功能区的区域中,印刷电路板质量至关重要,尤其在丝网印刷后,丝网印刷物和电路板贴合后形成面板,面板最终进行电路测试,现有技术中的电路测试手动将测试针抵住电路板的接口处,测试效率低下,工人需要重复工作,测试针抵住电路板的接口处的准确率也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测试设备,本设备仅需要简单的动作即可提高测试针抵住电路板接口的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测试设备,包括直立设置的连接体、连接件、导柱、测试针和手柄,所述连接体具有位于其上部的第一臂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臂,所述连接体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臂具有竖着开设的导套,所述导柱置于导套内并可沿着导套滑动,所述导柱下方具有测试针;所述连接件为条形弯折状,且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第二端铰接在导柱的上端,所述手柄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纳口部,所述连接件翻转并使得所述第一臂的端部置于容纳口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柱竖直设置,导柱的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测试针安装在安装板远离导柱的一端边缘。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的端部,第二端铰接在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在导柱的顶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臂的端部具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件的凹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铰接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臂的端部圆滑过渡。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设备通过导柱和导套使得,测试针可竖直上下动作,通过连接件带动导柱动作,本设备通过简单的动作即可实现测试针动作准确化。
2.本设备中连接件具有容纳口部,连接件翻转并使得所述第一臂的端部置于容纳口部,在导柱行走到顶部位置时,第一臂的端部容纳到连接件的口部内,使得连接件和第一臂的端部相互不干涉,导柱的运动行程更长。
3.第一臂的端部的头部圆滑,可以使得第一臂的端部更容易进入连接件的口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测试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测试设备第一连接件和容纳口部连接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底板200-连接体210-第一臂
220-第二臂221-导套300-第一连接件
400-第二连接件500-导柱600-安装板
700-测试针800-手柄910-第一铰接处
920-第二铰接处930-第三铰接处1000-容纳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测试设备,包括直立设置的连接体 200、连接件、导柱500、测试针700和手柄800,连接体200具有位于其上部的第一臂210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臂220,连接体200呈“U”型结构,第二臂220具有竖着开设的导套221,导柱500置于导套221内并可沿着导套221 滑动,导柱500下方具有测试针700;连接件为条形弯折状,且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210,第二端铰接在导柱500的上端,手柄800安装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具有容纳口部1000,连接件翻转并使得第一臂210的端部置于容纳口部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致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雅致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9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