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及燃气加热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1378.5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岳长红;陈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熵道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8;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牛程飞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燃气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还涉及一种燃气加热辊。
背景技术
加热辊作为一种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印刷等各领域的平整压光,加热辊利用加热和滚压,能将纸张和布料等产品压平,使纸张和布料等产品更美观,使用性能更好。
申请号为20152098469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天然气加热辊,包括辊体、端盖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燃烧器,燃烧器的喷火嘴伸入辊体内对辊体进行加热。这种方案由于燃气直接向前喷出并燃烧,火焰在辊体靠近烟气端的温度较高,辊体靠近喷火嘴的一端受热不充分,造成辊体各部分之间温差较大,热压时效果不好;燃气进入并燃烧时的流速较快,热量未充分与辊体交换便随尾气排出,造成能量的浪费,并且由于喷火嘴与烟气管道均位于辊体轴心处,造成轴心处气体流速较大,而靠近辊体壁的位置气体流动较小,不利于热量传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器,能将火焰进行分散,将火焰导流向燃烧器四周;本实用新型还要提供一种燃气加热辊,该燃气加热辊能提高燃气燃烧后产生热量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烧器,包括燃气管道和导流锥,所述的燃气管道设有火焰喷嘴,所述导流锥的锥顶位于火焰喷嘴的喷火口。
所述火焰喷嘴的前端设有导流锥,并且导流锥的顶部面向火焰喷嘴,燃气在从燃气管道中喷出并燃烧,火焰在导流锥的作用下会向四周喷射。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锥和支腿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能长时间直接置于火焰的高温之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燃烧器还包括第一支承板,所述的燃气管道穿过第一支承板,所述的导流锥上设有至少一个支腿,所述支腿的一端与导流锥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承板连接;导流锥通过支腿与支承板连接,能有效的承受火焰喷射而产生的冲击力。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锥的底部设有4个支腿,所述的支腿与导流锥底部的边缘连接,所述的支腿在导流锥底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4个支腿在导流底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支承效果好。
一种燃气加热辊,包括辊体、排烟装置和以上所述的一种燃烧器;所述的燃烧器和排烟装置分别位于辊体两端并与辊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的燃烧器,火焰在喷射出燃气管道之后,导流锥将火焰直接导向辊体筒壁,传热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火焰经过导流锥的导流作用之后,在沿辊体轴向的流速降低,高温烟气在辊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能减少热量随烟气排出而造成能量的浪费,并且火焰向辊体内表面,扰动辊体内的气体,加强辊体内部对流传热,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烟装置包括烟气管道和第二支承板,所述的烟气管道穿过第二支承板。
作为优选,所述辊体的内壁设有若干翅片,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翅片沿辊体轴线方向设置并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燃气加热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燃气加热辊中辊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燃烧器,包括燃气管道11、第一支承板12和导流锥14,所述的燃气管道11设有火焰喷嘴13,所述的燃气管道11穿过第一支承板12;所述导流锥14的锥顶位于导流锥14的喷火口,所述导流锥14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支腿15,所述支腿15的一端与导流锥14底部的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板连接;所述火焰喷嘴13的前端设有导流锥14,并且导流锥14的顶部面向火焰喷嘴13,燃气在从燃气管道11中喷出并燃烧,火焰在导流锥14的作用下会向四周喷射;导流锥14通过支腿15与制成板连接,能有效的承受火焰喷射而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的导流锥14和支腿15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能长时间直接置于火焰的高温之下;所述导流锥14的底部设有4个支腿15,所述的支腿15在导流锥14底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4个支腿15在导流底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支承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熵道传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熵道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1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