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1607.3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聂相举;苗星雷;乔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H21/00 | 分类号: | H03H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主要使电波或信号波通过,去除电波或信号波的 “杂质”,使电波或信号波的传递更稳定,但现有的滤波器不能进行输入信号的自动调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极其不便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滤波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方便使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滤波器,其组成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的滤波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内装入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面的一个角上固定设置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无线接收天线2的对角线上设置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无线发射天线3上设置信号增强装置,所述的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扇形信号增强板4,所述的扇形信号增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旋转环5,所述的旋转环5的中心穿过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旋转环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组凸起6,所述的凸起6均匀设置在旋转环5的外表面,所述的凸起6配合定位柱7使用,所述的定位柱7包括四组,每组所述的定位柱7为三个,所述的定位柱7固定设置在限位环8上,所述的限位环8固定连接外壳体1上。
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噪声过滤电路与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配合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套杆导线连接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信号增强电路配合无线发射天线3使用。
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的电容C1的一端并联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后串联电容C2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电感L3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感L4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增强装置可以根据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整,保证在电路增强信号后,再次增强信号,使信号传输更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凸起配合定位柱使用,调整扇形信号增强板的角度后固定,使扇形信号增强板的位置调整后不变。
3.本实用新型的噪声过滤电路主要通过物理方便去除信号内的“杂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电气流程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噪声过滤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适应滤波器,其组成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的滤波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内装入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面的一个角上固定设置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无线接收天线2的对角线上设置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无线发射天线3上设置信号增强装置,所述的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扇形信号增强板4,所述的扇形信号增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旋转环5,所述的旋转环5的中心穿过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旋转环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组凸起6,所述的凸起6均匀设置在旋转环5的外表面,所述的凸起6配合定位柱7使用,所述的定位柱7包括四组,每组所述的定位柱7为三个,所述的定位柱7固定设置在限位环8上,所述的限位环8固定连接外壳体1上。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噪声过滤电路与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配合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套杆导线连接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信号增强电路配合无线发射天线3使用
实施例3
实施例2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的电容C1的一端并联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后串联电容C2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电感L3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感L4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1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相器
- 下一篇:一种可充电式高压脉冲点火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