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线止位球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3380.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宏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线 止位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线止位球。
背景技术
腔镜缝合技术有时需要双针线,但双针线在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定位,甚至手工自制打结的双针线会把打结线头拉到管腔器官的内面,影响缝合操作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质量可靠、腔镜下缝合变得简单,省时,具有止位、节省打结时间和精力的缝线止位球。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线止位球,包括打孔针、缝线和止位结构,述的打孔针为两枚分设两侧,打孔针的尾部均穿入缝线并加压尾部卡入进行固定,缝线中部位置固定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包括止位球与倒刺,止位球为橄榄球状结构,止位球表面均匀布满倒刺。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孔针为弧形,且弧度为二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三弧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缝线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止位结构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成,止位结构也可为具有比缝线粗大且表面带倒刺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质量可靠、腔镜下缝合变得简单,省时,具有止位、节省打结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缝线止位球,包括打孔针1、缝线2和止位结构,所述的打孔针1为两枚分设两侧,打孔针1的尾部均穿入缝线2并加压尾部卡入进行固定,缝线2中部位置固定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包括止位球3与倒刺4,止位球3为橄榄球状结构,止位球3表面均匀布满倒刺4。所述的打孔针1为弧形,且弧度为二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三弧度。所述的缝线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成。所述的止位结构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成,止位结构也可为具有比缝线粗大且表面带倒刺4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质量可靠、腔镜下缝合变得简单,省时,具有止位、节省打结时间和精力。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宏,未经张大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3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液封堵性能评价装置
- 下一篇:实验室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