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蓄能器驱动活塞杆和冲击锤的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4656.2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1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广;李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兴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兴迪锻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1 | 分类号: | B21D26/0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器 驱动 活塞杆 冲击 复合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成形技术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蓄能器驱动活塞杆和冲击锤的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局部复杂特征的零件,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获得结构轻量化、功能性和整体性要求很高的具有局部复杂特征的零件,国内外大专院校、工程技术研究院所和生产企业,对冲击充液成形技术及其装置进行了长期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东京车辆公司研制出利用冲击水压对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塑性制造的大型水压冲床。目前国外液压冲击胀形柱塞的打击能高达4800J,打击速度为32m/s,液体冲击力达300MPa。中国北京工业大学锻压实验室在学习日本高速水压冲床的基础上,研制出输出能量2600J,液体冲击压力达180MPa的冲击充液成形装置。20世纪80年代白俄罗斯制造出用于实际生产的冲击成形装置。
以郎利辉教授为核心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设备(《液压技术》2014年07期),是利用气缸膨胀做功,实现对重量锤的瞬时加速,通过锤击实现对高压柱塞的动能传递,并对成形室内液体进行压缩,获得骤增压力峰值。
以上所有这些冲击充液成形设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了获得对液体介质的冲击能量,都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推动冲击锤作功所需的力源。要获得压缩空气就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无疑要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压缩空气机在开动时会发出噪音,恶化工作环境。同时,压缩空气能提供的压力相对不高,要获得高功能的冲击充液装置,设备就要做得很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蓄能器驱动活塞杆和冲击锤的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装置,它采用高压蓄能器驱动高压油缸的活塞杆和冲击锤,代替直接采用压缩空气驱动冲击锤,可以大幅度提高打击能,同时,蓄能器中的压缩气体不会消耗,取消了专用的空气压缩机。因此要获得相同的打击能时,本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蓄能器驱动活塞杆和冲击锤的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装置,它包括移动式工作平台,该移动式工作平台上设置模具,模具上设置有工件板料;工件板料上方设置有水液室,水液室上设置有液压室,液压室上设置有若干蓄能器;所述液压室内设置有油缸筒,油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穿插至水液室中,活塞杆的杆体底端设置有冲击锤。
进一步地,所述水液室与液压室之间设置有缓冲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包括设置在油缸筒上的缓冲器固定套,缓冲器固定套下方设置有缓冲套,缓冲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液控单向阀和上液控单向阀;油缸筒下部两侧设置有限程孔,两个限程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排油排气孔,两限程孔分别与下液控单向阀和上液控单向阀相对应;油缸筒内设置的活塞杆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孔、回程进油口和活塞杆套。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室包括高压油室,高压油室内设置有油缸筒,油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棒,限位棒的顶端设置有防松套;高压油室安装在插装阀座内;插装阀座与蓄能器相连;限位棒下部两侧对应设置有插装阀,其中左侧插装阀上方设置有排油阀;插装阀座上设置有压盖。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蓄能器驱动活塞杆和冲击锤的冲击充液复合成形装置,它采用高压蓄能器驱动高压油缸的活塞杆和冲击锤,代替直接采用压缩空气驱动冲击锤,可以大幅度提高打击能,同时,蓄能器中的压缩气体不会消耗,取消了专用的空气压缩机。因此要获得相同的打击能时,本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室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兴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兴迪锻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兴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兴迪锻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4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背光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