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太阳能路灯灯杆的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6472.X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锋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35;F21S8/08;F21V33/0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太阳能 路灯 灯杆 节能型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太阳能路灯灯杆的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电池技术的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对其需求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地域辽阔的我国,充电桩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充电桩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机,随处可见,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存在电动汽车充电桩运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同时充电过程时间较长,人们等待的时候不方便休息、且电动汽车充电桩露天存放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损害较大、电动汽车充电桩不便拆卸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方便电动汽车充电桩拆卸、节约能源、方便人们等待休息的安装于太阳能路灯灯杆的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运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同时充电过程时间较长,人们等待的时候不方便休息、且电动汽车充电桩露天存放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损害较大、电动汽车充电桩不便拆卸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电动汽车充电桩拆卸、节约能源、方便人们等待休息的安装于太阳能路灯灯杆的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安装于太阳能路灯灯杆的节能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有壳体、蓄电池、路灯、挡板、水平转轴、竖板、关视窗、第一磁铁、固定板、第二磁铁、第一T型螺杆、电动汽车充电桩、插杆、安装座、座板、第二T型螺杆、支撑杆、第三T型螺杆、斜杆和太阳能板,地面上开有两个第一凹槽,地面下放置有壳体,壳体内放置有蓄电池,右侧的第一凹槽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路灯,路灯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路灯的灯杆右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右侧设置有水平转轴,挡板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竖板,竖板与挡板之间通过水平转轴连接,竖板的中部设置有关视窗,竖板的左侧底部粘接有第一磁铁,路灯的灯杆右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右侧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的左侧竖直开有通孔,固定板上放置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插杆,插杆与通孔配合,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一T型螺杆,路灯的灯杆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座板,座板的前侧开有第一螺纹孔,座板的左侧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左侧的第一凹槽内,支撑杆上开有第二螺纹孔,支撑杆与座板之间设置有斜杆,斜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T型螺杆,第二T型螺杆与第一螺纹孔配合,斜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三T型螺杆,第三T型螺杆与第二螺纹孔配合,蓄电池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电源接口有线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挂钩、顶杆和第二挂钩,座板的左侧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第一挂钩,路灯的灯杆左侧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顶杆,顶杆底部通过铰接部件铰接连接有第二挂钩。
优选地,还包括有挂环,第二挂钩上悬挂有挂环。
优选地,第一凹槽的直径为6cm。
优选地,座板的材质为Q235钢。
优选地,支撑杆的材质为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锋,未经杨建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6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