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连接器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6541.7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新;温康;顾艳伍;孟凡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0021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连接器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在当前电子行业中,尤其在某些产品中对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行业的部分产品数量的需求不大、种类繁杂,但是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制造过程存在一种产品种类繁多、数量渺小的问题。这对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和制造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很多企业在进行产品制造过程中多数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因为如果专门制作高端的夹具和加工设备,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
我们在进行部分专项产品制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手工焊接大量且不同型号的射频连接器,其中以N型、JB2和JWB2型射频连接器为主。因为是手工焊接若没有专门夹具的辅助,操作过程中难以保证焊接的质量,射频连接器可靠性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高频段的产品中(例如S频段、Ku和Ka频段)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专门夹具辅助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
在目前的市场中暂未出现一种价格便宜又实用的射频连接器夹具。多数对于射频连接器的加工还是采用手工配合简易夹具进行焊接。例如在多数的车间中,工人配备一个简易、固定的大夹子对各种型号的射频连接器进行焊接。加工出来的射频连接器的弊端也很明显,由于是夹子在焊接过程中射频连接器固定性不良好直接导致焊接质量底下、焊接时间长、返工率高,这种工艺对于大批量的射频连接器焊接难以保证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针对不同型号的射频连接器,提高工作效率的射频连接器焊接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连接器焊接夹具,包括夹具底座,所述夹具底座上设有支柱卡槽(6)、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支柱卡槽位于所述夹具底座的中心,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沿圆周方向环绕所述支柱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上设有相适配的夹具,所述支柱卡槽上设有相适配的支柱,所述支柱上设有交错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对应穿插有相适配的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槽设有两个且朝向相对位于所述支柱卡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定位槽设有六个且均匀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两侧;
所述第三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或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交错分布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包括定位柱和与所述定位柱一体成型的夹具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圆形,所述定位柱可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槽为圆形槽或六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底座与夹具为电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与固定架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夹具底座上设有多种定位槽,可针对不同型号的射频连接器并对其进行定位、焊接,保证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适用范围广,所述夹具底座与夹具为电木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2、所述夹具包括圆形定位柱并与所述第一卡槽适配,使对模具进行加工过程中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旋转焊接,确保填锡均匀,保证了焊接质量。
3、所述支柱和固定架选用铝合金材料,支柱对固定架起到固定并通过支柱上的卡槽对固定架进行高度调整,固定架的两端设有交错分布的固定孔,目的是在加工过程中对射频线进行固定,以防止射频线左右摆动给焊接过程造成麻烦,影响射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JB2型射频连接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N型射频连接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底座;2、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第三定位槽;5、第四定位槽;6、支柱卡槽;7、夹具;701、定位柱;702、夹具槽;8、支柱;801、卡槽;9、固定架;90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6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认知水平康复训练系统
- 下一篇:白车身总拼柔性试制夹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