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冰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235.5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翁国亮;翁健伦;翁翎华;翁静茹;翁欧阳丽明;蔡净英;林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勤益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冰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冰槽结构,适用于储冰空调系统并且能够增强内溶冰效率。
背景技术
储冰空调系统的储冰槽通常是运用离峰时间较便宜的电力进行制冰并贮存,然后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间,将储冰槽中的结冰进行溶化,通过溶冰所释放的冷能以提供冷冻水,借此满足建筑物(或需冷场所)的空调负荷,进而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
一般储冰空调系统所用的储冰槽,其溶冰的方式有二,一为外溶冰(如图1所示),另一为内溶冰(如图2所示)。首先,外溶冰方式是让冷媒管1管壁外侧所附着的结冰部分11,通过从空调区间回来的温度较高的冷冻水W,将该结冰部分11最外层的溶冰部分12由外向内逐步溶化,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冷媒管1外的空间,不能全部被冻结,否则无法进行循环。因此,外溶冰方式为了达到正常的储冰供应冷能,必须提供更大的空间,故而其储冰率低。相较之下,内溶冰方式以温度较高的回水经过储冰槽的结冰管2内部,而让结冰管2表面所附着的结冰部分21由内向外逐步溶化,其储冰率高,有效储冰容积大是其优点,但其缺点是溶冰部分22水域的热传导系数仅为冰的1/4,故而会形成相当大的热阻,相对造成溶冰释冷的速率受阻。
比较以上两种溶冰方式,我们从图3的实验数据来看,内溶冰方式要完全溶冰(指100%溶冰),其水温度往往会超过13℃以上,由此可以理解到内溶冰与外溶冰的储冷释出比率,基本上还是外溶冰方式会优于内溶冰方式,但由于外溶冰方式的设备成本高,且所需空间大;因此,如能解决内溶冰所存在的缺点,反而远较外溶冰更具实用发展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储冰槽结构,采用内溶冰方式且能够有效提升溶冰效果。
为达成本新型的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储冰槽结构,包含有至少一结冰管,结冰管内容设有一冷媒,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流体输入装置将一流体输入到位于结冰管外周缘的至少一送出口;且结冰管上布设有至少一导热片,导热片其接触端位于结冰管管壁的外周缘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流体输入装置包含有一输送泵及一主输送管,主输送管设有至少一支管连接至少一送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储冰槽结构设有一感温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储冰槽结构设有至少一排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送出口设置在结冰管周缘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流体输入装置设有一排气主管,排气主管设有至少一排气支管,排气支管设有一空气引出管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流体输入装置设有一回流管。
通过导热片与流体输入装置加速溶冰部分的热传导,借此提升溶冰速率,以发挥储冰空调系统的储冰释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外溶冰的冷媒管剖面示意图。
图2为常用内溶冰的结冰管剖面示意图。
图3为常用外溶冰与内容冰储冷释出比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适用储冰空调系统的储冰循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适用储冰空调系统的溶冰循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冰管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储冰槽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冰管导热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冷媒管
11 结冰部分
12 溶冰部分
W冷冻水
3制冰/空调主机
A设置点
2结冰管
21 结冰部分
22 溶冰部分
4储冰槽
40 冷媒
41 结冰管
411结冰部分
412溶冰部分
42 导热片
421接触端
5热交换器
6冷却水塔
71 储冰泵
72 热交换泵
73 主机泵
74 冷却泵
8控制器
9流体输入装置
91 主输送管
911支管
912送出口
913空气引出管口
914排气主管
915排气支管
92 输送泵
932回流管
T1 感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特点所在,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勤益科技大学,未经禾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勤益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排水抗浮基础的地源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热泵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