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喷砂枪侧喷式喷砂设备的称重传感器工件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286.8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占一;林发;林元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8 | 分类号: | B24C3/18;B2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3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喷砂 枪侧喷式 设备 称重 传感器 工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砂设备的工件卡夹。
背景技术
在称重传感器技术中,将电阻应变计粘帖在弹性元件上使对方知道牢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其基础是弹性元件贴片必须具有符合黏合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这样即可出去污垢增加黏合面积,又能活化表面,有利于应变胶黏剂浸润。故而,在粘帖应变计前,需要对弹性体应变计的黏合区进行打磨工艺。
现有打磨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打磨,即通过砂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打磨。另一种方式是人工喷砂打磨,即操作人员手持喷砂枪对弹性体进行打磨。其缺点在于,自动化程度低,打磨质量与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相关,打磨一致性较差。
由于称重传感器弹性体只需黏合区进行打磨,无需像其它工件表面处理,是对工件整体进行打磨。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手持喷砂枪进行打磨,避免打磨到其它非打磨区,其缺点在于,自动化程度低,打磨质量与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相关,打磨一致性较差。
在喷砂设备领域,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形式的喷砂设备,包括吸入式、压入式、液体式。
吸入式干喷砂机一般由六个系统组成,即结构系统、介质动力系统、管路系统、除尘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吸入式干喷砂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气流的高速运动在喷枪内形成的负压,将磨料通过输砂管吸入喷枪并经喷嘴射出,喷射到被加工表面,达到预期的加工目的。在吸入式干喷砂机中,压缩空气既是供料动力又是射流的加速动力。
压入式喷砂设备一般由四个系统组成,即压力罐、介质动力系统、管路系统、控制系统。压入式干喷砂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压缩空气在压力罐内建立的工作压力,将磨料通过出砂阀压入输砂管并经喷嘴射出,喷射到被加工表面达到预期的加工目。在压入式干喷砂机中,压缩空气既是供料动力又是射流的加速动力。
液体喷砂机一般由五个系统组成,即结构系统、介质动力系统、管路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液体喷砂机是以磨液作为磨液的供料动力,通过磨液泵将搅拌均匀的磨液(磨料和水的混合液)输送到喷枪内。压缩空气作为磨液的加速动力,通过输气管进入喷枪,在喷枪内,压缩空气对进入喷枪的磨液加速,并经喷嘴射出,喷射到被加工表面达到预期的加工目的。在液体喷砂机中,磨液泵为供料动力,压缩空气为加速动力。
广州市纳珀喷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NP1310-12A型号喷砂机为输送式全自动喷砂机,包括主机、喷砂舱、摆动装置、输送装置、砂料回收系统、除尘系统,电气控制。其原理是采用上旋风分砂系统直接抽砂式喷砂,即利用压缩空气在喷枪内高速流动形成负压产生引射作用,将旋风分离器内的砂料通过输砂管吸入喷枪内,然后随压缩空气气流由喷嘴高速喷射到工件表面,达到喷砂的目的,砂料和粉尘自动分离,灰尘收集到除尘箱。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103231314B也公开一种一体式喷砂机,包括喷砂主机舱、转盘输送系统、喷枪摆动机构、压缩空气系统、砂料回收系统、除尘系统及电控系统,各个系统机构采用一体式设计,保证各个系统机构的连接更加紧凑,整机占用空间小,安装成本及运输成本低,也使得喷砂机的工作运转更加流畅,自动化以及机械化程度高,进而提高喷砂机的加工效率以及喷砂效果。
如图2所示,中国专利CN2010106166623公开了一种喷砂设备,其包括工作仓、工件运输装置、磨料输送分离装置及除尘装置,工作仓包括腔室、喷枪及第一轨道,腔室的正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观察窗,每个观察窗的下方设置一双喷砂手套,腔室的侧面装设有操作门,工件运输装置位于操作门的一侧,其包括输推车及承载转台,运输推车上设置有可与第一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承载部安装有若干个可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滑行的滑轮,磨料输送分离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分离器,输送机构与腔室相连通,分离器同时与输送机构和喷枪相连通,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和风机,除尘箱与分离器相连通。
由于现有技术喷砂设备主要是应用于工件整体喷砂表面处理,而对于称重传感器弹性体而言,只需对黏合应变片区域即可,此外,若将不相关区域进行喷砂处理也会影响弹性体应变性能,现有技术不能很好地满足如称重传感器弹性体等对工件进行局部喷砂处理。
此外,现有技术喷砂打磨工件一般是单面喷砂打磨,而称重传感器弹性体一般两面均有盲孔喷砂区域。现有技术不能一次打磨弹性体的两面。
如图11为常见的盲孔型弹性体3,需对其两面的盲孔31的内底部进行打磨。盲孔型弹性体应变区打磨时,盲孔容易积累砂粒,影响后续喷砂颗粒的冲击力度,影响喷砂表面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