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376.7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峰;方钊;彭小燕;胡姣;何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微小 昆虫 图像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中型害虫图像处理技术与靶标害虫的自动计数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长度为1-2毫米左右的微小昆虫识别和计数技术还处于比较滞后的阶段。一方面由于微小昆虫数量庞大、个体过小,一般的数码相机很难采集到高质量的图片;另一方面,由于大田环境复杂,背景和光源条件不稳定,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微小昆虫信息很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能够获取高质量、完整的微小昆虫采集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开设有诱虫窗口的暗箱,以及设置在暗箱内的传送机构、诱虫板、扫描仪、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传动机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卷带;所述卷带依次通过所述诱虫窗口和扫描仪的扫描视线后进入收卷机构;所述卷带上与诱虫窗口相对的一面间隔距离的设置有诱虫板,所述卷带的另一面设有不粘隔离膜;所述诱虫板与所述诱虫窗口相对;
所述卷带上间隔距离的设有穿孔,所述距离为相邻诱虫板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卷带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线可穿过所述穿孔被激光接收器接收。
其中,还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轴,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轴;所述齿轮、放卷轴和收卷轴联动设置。
其中,还包括调节支架和底座,所述暗箱通过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其中,在所述诱虫窗口上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卷带传送方向一致的固定轴,从所述放卷机构输出的卷带穿过所述固定轴后进入收卷机构。
其中,所述固定轴包括放卷固定轴和收卷固定轴;所述扫描仪设置在与所述收卷固定轴的下方。
其中,所述扫描仪设置在所述诱虫窗口上与所述收卷机构相近的位置。
其中,所述暗箱内还设置有无线发送器,所述无线发送器与所述扫描仪连接。
其中,所述暗箱内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和扫描仪连接。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别为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实现:
1、自动化更换诱虫板,自动定位诱虫板的诱虫位置;控制器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便自动控制传动机构传送卷带,实现自动化更换诱虫板;在激光接收器接收到从穿孔穿过的激光后控制停止卷带的传送,实现诱虫板准确的定位在诱虫窗口位置。
2、提升环境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微小害虫的采集图像质量;将采集装置的关键采集部件设置在暗箱内,不仅能够免受外界恶劣环境的干扰,又能实现部件的保护;同时,在暗箱内采用扫描仪采集图像,与现行主流的CCD相机或者数码相机的图片采集方式相比,有暗箱拍摄光源环境稳定、图像无畸变、图片质量高,价格便宜等优势,能够更好的克服大田复杂环境、背景以及光源条件不稳定带来的采集图像质量低,信息丢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暗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诱虫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卷带和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微小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暗箱;2、诱虫窗口;3、传送机构;4、诱虫板;5、扫描仪;
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控制器;9、放卷机构;
10、收卷机构;11、卷带;12、不粘隔离膜;13、穿孔;14、步进电机;
15、齿轮;16、放卷轴;17、收卷轴;18、调节支架;
19、底座;20、放卷固定轴;21、收卷固定轴;2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囊、球囊扩张导管及球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变径穿刺引流管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