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向锥面测量的角度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914.2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丰伟;楼佩煌;钱晓明;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富瑞德测控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3/18 | 分类号: | G01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锥面 测量 角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精密测量领域,具体指一种面向锥面测量的角度规。
背景技术
孔的锥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在加工、制造和装配领域往往需要测量锥面的各项参数,以满足各种技术要求,然而由于结构限制,锥面的倾斜角度通常难以测量,或者测量方法比较复杂,尤其是在高精密领域,很难得到精度较高的值。与此同时,现有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工测量,人工计算,缺少一种自动化测算方法。这种测量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测量错误。
现已有一些角度规装置发明专利,其中大部分设计主要集中于机械结构,应用于一些专门场合。实用新型名称“角度规”(专利申请号:201220415913.6)专注于节省加工工件中大量的校表和分中时间,也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实用新型名称“用于检验钢板桩的角度规”(专利申请号:201320061193.2)用于检验钢板桩的角度;实用新型名称“活动式可调节角度规”(专利申请号:200920250784.8)采用了测量板位置可调的结构,实现了一规多用,专注于提高角度规的利用率,避免了角度规的堆积,避免了材料和场地的浪费;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混凝土试件垂直度角度规”(专利申请号:200820225405.5)专注于对混凝土试件相邻面间夹角测量;发明专利“带照明装置的角度规”(专利申请号:201210096952.9)专注于在昏暗的环境下读取角度规的刻度数据。然而,这些专利所涉及角度规均为纯人工测量装置,且难以用于高精度场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智能制造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全自动,高精度的角度规装置来对锥面进行测量,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向锥面测量的角度规,专门面向孔状工件的锥面部分测量,可以用于测算锥面倾斜角度,锥面宽度以及直线度,能够有效计算锥面的角度、宽度和直线度,实现全自动测算,并且具有很高的精度,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锥面测量的角度规,主要包括交叉气动测头、气动测头、电动测头、规体罩、丝杆、电机、过渡板、手柄、耐扭式电线固定头、直柄传感器、夹紧块、接近开关、感应器套和楔形块;其特征在于:耐扭式电线固定头连接手柄,手柄连接规体罩,所述手柄和规体罩内置空腔,手柄和规体罩的空腔联通,所述气动测头、电动测头、丝杆、电机、过渡板、直柄传感器、夹紧块、接近开关、感应器套和楔形块设置在手柄和规体罩内,规体罩下端设置连接角度规装置轴,角度规装置轴底部设有四个交叉气动测头,角度规装置轴尾端连接丝杆,丝杆上设有气动测头,气动测头上设有电动测头,丝杆顶端连接电机,所述丝杆中间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一侧设有感应器套,感应器套连接接近开关,楔形块顶端放置直柄传感器,直柄传感器左右二侧设置有过渡板和夹紧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交叉气动测头有四个,分别为交叉气动测头T1、交叉气动测头T2、交叉气动测头T3、交叉气动测头T4,位于角度规装置轴的底部,T1和T2位于同一高度,T3和T4位于同一高度,两者相距一定距离,用于测算角度规装置轴的偏转角,测算方法为:得到轴上半部分的偏心距,和轴下半部分的偏心距,两者相减,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求得偏转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测头T6平行于与竖直方向偏移45°的直线,气动测头T5垂直于T6方向,气动测头T5设置在丝杆上,电机带动丝杆使得T6沿轴线往返,T5沿垂直轴线方向随着T6往返。
本实用新型所述测量模块上方有一接触开关,上面套有感应器套,电机带动测头T6返回时,当接近开关感应到测头上方的金属物体时,触发接近开关,发送I/O信号使电机停止。
本实用新型所述角度规里有一楔形块由丝杆带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同时带动楔形块移动,直柄位移传感器放置于楔形块上,从而使得传感器上下运动。
一种面向锥面测量的角度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富瑞德测控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无锡富瑞德测控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装置
- 下一篇:耦合式冷热联供智能微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