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烤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8735.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1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斌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 ||
1.高效节能烤锅,主体(01)包括大身(1)、上盖(2)、加热器、锅体(3)、食物翻滚装置(11)、进气孔(32)、降温风扇,所述加热器为上加热器(41)和下加热器(44),其特征是大身(1)用于容纳锅体(3)、食物翻滚装置(11)、下加热器(44),所述大身(1)给食物底部提供传导加热的热源;
一个上盖(2)用于固定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所述上盖(2)给食物上表面提供热辐射或光照加热的热源;
所述上盖(2)与大身(1)盖合形成一个上部为热辐射或光照加热,底部提供传导加热的立体加热腔(55);
降温风扇用于给立体加热腔(55)内恒温或给立体加热腔(55)内相对降温加热,所述降温风扇设置在立体加热腔(55)的外部;
降温风扇一端与外部空气贯通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腔内贯通连接,降温风扇将外部低温空气与加热腔内部高温混合后给立体加热腔(55)内恒温或给立体加热腔(55)内相对降温加热;所述降温风扇产生气流将加热腔内水蒸气沿出气口或主体(01)上的缝隙(31)排出;
一个锅体(3)用于容纳食物和给食物底部传导加热;
一个食物翻滚装置(11)用于翻转食物,致使食物受热均匀立体加热;
至少一个温控器或温控探头(43)用于限制加热腔内的加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至少设置一个;所述上盖(2)由外盖(20)、底盖(101)、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防护罩(10)、进气孔(32)、透明件组成;
或者,所述上盖(2)由外盖(20)、底盖(101)、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防护罩(10)、进气孔(32)、上降温风扇(46)组成;
或者,所述上盖(2)由外盖(20)、底盖(101)、上加热器(41)、进气孔(32)、上降温风扇(4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上盖(2)由外盖(20)与底盖(101)组织成一个隔热空腔(9)或降温通道(29);
或者,所述上盖(2)由外盖(20)与第一反射罩(35)组织成一个隔热空腔(9)或降温通道(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上盖(2)由下至上设置防护罩(10)、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外盖(20);
或者,所述上盖(2)由下至上设置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外盖(20);
或者,所述上盖(2)由下至上设置底盖(101)、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外盖(20);
或者,所述上盖(2)由下至上设置上加热器(41)、第一反射罩(35)、第二反射罩(25)、外盖(20);第一反射罩(35)与第二反射罩(25)之间设置降温通道(29)末端设置出风口(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反射罩(35)上部或一侧或外围设置出风口(30),低温外部空气沿出风口(30)由上至下向立体加热腔(55)内流动,同时对上盖(2)的外盖进行降温,低温外部空气带动立体加热腔(55)内的热空气由上至下移动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反射罩(35)独立设置或第一反射罩(35)和底盖(101)一体设置;
所述上盖(2)一端与大身(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由隔热层(91)、下加热器(44)、电机(8)、底盖(101)组成,或大身(1)由隔热层(91)、下加热器(44)、电机(8)、底盖(101)、下降温风扇(45)组成,或大身(1)由隔热层(91)、下加热器(44)、电机(8)、底盖(101)、下降温风扇(45)、进气孔(32)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下加热器(44)设置在隔热层(91)下部设置,隔热层(91)设置向上开口,下加热器(44)内侧或外围设置电机(8)或电机(8)传动头,下加热器(44)下部与隔热层(91)之间设置间隙,隔热层(91)下部或一侧设置下降温风扇(45),下降温风扇(45)设置在隔热层(91)与底盖(101)之间的空腔(9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斌,未经周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8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过载指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阵列式磁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