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铅盲法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9184.X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0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高;薛广银;崔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亿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0 | 分类号: | F16L5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铅盲 法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法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铅盲法兰。
背景技术
盲法兰就是用在两法兰连接处堵死管道设备等的一块实心板,或是常用钢板,目的是管道设备的试压、试漏、封堵管道,它是中间不带孔的法兰,用于封堵管道口,盲板密封是一种可拆卸的密封装置,密封面的形式种类也较多,它对管道中流体起到缓冲和均压的作用,而市场上的盲法兰大多都是不锈钢或合金钢材料制成,流体经过90度的转弯对法兰的冲击很大,经常需要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缓冲流体、对管道流体起到均压作用、增加盲法兰使用寿命的灌铅盲法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盲法兰本体,所述盲法兰本体设有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嵌于所述盲法兰本体中,所述缓冲件由铅制成,所述缓冲件包括受力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所述受力部。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包括接触边,用于吸收流体的冲击力,所述接触边与所述流体接触。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还包括底边,所述底边与所述盲法兰本体接触。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还设有一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冲击振动、隔音、减振等优点,可以提高盲法兰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所述第一支撑边和所述第二支撑边对称设置,可以对管道流体起到均压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边和所述第二支撑边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称设置,可使所述缓冲件更加牢固地嵌于所述盲法兰本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边和所述第二支撑边与所述底边形成一个锥体。
优选地,所述锥体的锥度为5-10度。
优选地,所述盲法兰本体由弹簧钢制成,弹簧在冲击、振动或长期交应力下使用,弹簧钢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和高的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把盲法兰加厚,并在里面灌铅,流体在铅上具有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盲法兰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缓冲件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得缓冲件更加牢固地嵌于盲法兰的内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起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盲法兰本体;2、缓冲件;31、接触边;32、底边;41、第一支撑边;42、第二支撑边;5、加强层;6、凸起部;α: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灌铅盲法兰,包括盲法兰本体1,盲法兰本体1设有一缓冲件2,缓冲件2嵌于盲法兰本体1中,缓冲件2由铅制成,缓冲件2包括受力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固定受力部。受力部包括接触边31,用于吸收流体的冲击力,接触边31与流体接触。受力部还包括底边32,底边32与盲法兰本体1接触。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对称设置,可以对管道流体起到均压的作用。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与底边32形成一个锥体,锥体的锥度α为5-10度。盲法兰本体1由弹簧钢制成,弹簧在冲击、振动或长期交应力下使用,弹簧钢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和高的疲劳强度。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包括盲法兰本体1,盲法兰本体1设有一缓冲件2,缓冲件2嵌于盲法兰本体1中,缓冲件2由铅制成,缓冲件2包括受力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固定受力部。受力部包括接触边31,用于吸收流体的冲击力,接触边31与流体接触。受力部还包括底边32,底边32与盲法兰本体1接触。如图2所示,受力部还设有一加强层5,加强层5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冲击振动、隔音、减振等优点,可以提高盲法兰的使用寿命。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对称设置,可以对管道流体起到均压的作用。第一支撑边41和第二支撑边42与底边32形成一个锥体,锥体的锥度α为5-10度。盲法兰本体1由弹簧钢制成,弹簧在冲击、振动或长期交应力下使用,弹簧钢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和高的疲劳强度。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亿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亿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9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